滾動新聞:
-杜特地抵海牙 移交ICC拘留(2025-03-13 03:09:50)-黎拉羅薩請求參院保護 避免被引渡至國際刑院(2025-03-13 03:09:46)-政府將杜特地強行押送海牙 分析指防軍變兼削弱影響力(2025-03-13 03:09:45)-國際刑事法院是什麼? 來看看杜特地拘留中心(2025-03-13 03:08:51)-當局查獲6億元殭屍肉 被用來製作燒賣和熱狗(2025-03-13 03:08:37)-參議員黎拉羅沙發聲 準備與杜特地共患難(2025-03-13 03:08:33)-高院拒頒布臨時禁制令 駁回杜特地和盟友請願(2025-03-13 03:08:17)-選署:杜特地仍是納卯市長候選人(2025-03-13 03:07:50)-莎拉千里救父 能否為杜特地家族扳回一局?(2025-03-13 03:07:47)-軍方否認部隊出現異動(2025-03-13 03:06:35)-莎拉趕赴荷蘭「千里救父」(2025-03-13 03:06:15)-菲国新闻(2025-03-13 03:06:07)-菲国新闻(2025-03-13 03:05:42)-菲国新闻(2025-03-13 03:05:20)-菲国新闻(2025-03-13 03:05:07)-广告(2025-03-13 00:25:08)-中国(2025-03-13 00:24:43)-国际(2025-03-13 00:20:12)-华社(2025-03-13 00:19:19)-华社(2025-03-13 00:18:57)-华社(2025-03-13 00:18:19)-华社(2025-03-13 00:17:55)-华社(2025-03-13 00:17:28)-华社(2025-03-13 00:16:43)-百草园(2025-03-13 00:16:19)-锦峰(2025-03-13 00:16:11)-海韵(2025-03-13 00:15:37)-经济(2025-03-13 00:14:51)-大众(2025-03-13 00:14:44)-小商报(2025-03-13 00:13:2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 菲國要聞

菲律賓《商報》的「百年堅持」

2019年11月19日 04:5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中新社記者採訪菲律賓《商報》社長于慶文(右一)、副董事長莊金耀(右二)。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中新社記者採訪菲律賓《商報》社長于慶文(右一)、副董事長莊金耀(右二)。 創刊於1919年12月25日的菲律賓《商報》,11月19日晚將舉辦創刊百年慶典。 (中新社)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我的父親于長城和叔叔于長庚,用自己的生命和筆,傳承了祖父于以同一個世紀前創辦菲律賓《華僑商報》時立下的編輯方針。儘管百年之間報紙兩度休刊,但1986年菲律賓國慶日更名復刊後,菲律賓《商報》一直堅持著創刊時編輯方針的精神。”

  創刊于1919年12月25日的菲律賓《商報》,11月19日晚將舉辦創刊百年慶典。日前,中新社記者專訪了菲律賓《商報》社長于慶文,聆聽這份菲律賓歷史最為悠久的華文報紙“百年堅持”的故事。

  1919年,時任馬尼拉中華商會會長的31歲的僑領李清泉,提出菲律賓華僑經濟需要隨著世界潮流發展,發起出版菲律賓《華僑商報》月刊,以商會會刊形式出版,反應良好。隨後,華社募股成立“華僑商報出版公司”,中華商會秘書于以同被推舉為菲律賓《華僑商報》日報創刊社長。從此,千島之國有了第一份以華語出版的日報。

  百年菲華史的參與者、見證者

  百年以來,菲律賓《商報》是風雲激盪菲華史的引領者、參與者、見證者。始終堅持服務華社、融入菲律賓社會、客觀報道祖(籍)國,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等編輯方針。

  儘管經歷坎坷,但《商報》初心不改。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菲律賓,于以同抗日犧牲,《華僑商報》休刊;1945年抗戰勝利,于以同之子于長城、于長庚恢復出版報紙,繼續為華僑社會服務;1970年因堅持客觀報道祖(籍)國訊息,于長城、于長庚被押解台灣并入獄,1972年菲律賓實行軍管,報紙再度停刊;1986年該報更名《商報》復刊。

  從創刊之初報道菲律賓華社、報道世界最新政經資訊助僑資,傳遞故土信息以慰僑心始;進而戮力推動菲華融入菲律賓社會,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商報》因為堅持也逐步成為菲律賓媒體重要組成部分。

  兩國友好關係的推動者、講述者

  1986年6月,于長城、于長庚兄弟在題為《感謝大家》的署名文章裡表白:“我們決定恢復出版《商報》,以再度為菲華社會效命。”

  《復刊詞》中闡明,更名後《商報》的編輯方針,包括:鼓勵華人積極參加菲律賓的重建,報道菲律賓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教育、文化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消息;客觀和翔實報道華人祖(籍)國訊息,對“娘家的興衰保持關心”等。

  從此,《商報》拓展辦報思路,採用中新社等國際通訊社電訊稿,更加及時精準傳遞祖(籍)國信息;先後引入《泉州晚報》、《新民晚報》、香港《文匯報》、《晉江經濟報》、《僑鄉科技報》菲律賓版,以饗讀者。

  積極參加各種團組參訪祖(籍)國,發回大量報道;跑總統府新聞的記者,也多次登上菲律賓總統訪華專機,貼近報道菲中友好重大新聞。

  《商報》執行副總編輯莊銘燈,曾經四度隨杜特地總統訪華。他對2016年10月首次隨杜特地總統訪華的菲律賓媒體,為報道兩國首腦會見、見證中菲簽署合作協議等現場,抽籤入場的熱情記憶猶新。

  促進祖(籍)國和平統一的陣地

  1986年《商報》的《復刊詞》裡有一段話擲地有聲:作為有中華血統的海外華人,《商報》同人認定只有一個中國,一個合法的中國政府,相信中國的早日統一,不僅僅是台灣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也應是海外華人的莫大心願。因此《商報》同人願見中國的早日統一。對于發生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澳門等地的消息,將秉持一貫不偏不倚的精神,盡量客觀地翔實報道。

  《商報》副總編輯蔡友銘向記者詳細介紹了該報及時報道海外華僑華人在菲舉行的促進祖(籍)國和平統一活動等的艱辛和付出。

  《商報》副董事長莊金耀告訴記者,百年菲律賓《商報》已全面跟進融媒體時代新聞發展的步伐,實現了網站、微信、APP、社交媒體立體播發,希望更快、更好、更准地為讀者服務。


要闻回顾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