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總統創業顧問康習商昨天推動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大岷區試行“疫苗泡泡”。
在聲明中,康習商說,在接種率高的國都區實施“疫苗泡泡”有助於國家的疫苗接種規劃,同時檢驗這是否是安全重啟經濟的途徑。
一直很支持泡泡概念的康習商說:“我們可以在國都區的一個高接種率的地方政府單位實施‘疫苗泡泡’的概念,以測試該模式是否有效。”
他說,即使是在病例激增的時候,這一建議也能得到實施。
他補充,如果“疫苗泡泡”被證明在高疫苗接種率的地方政府起作用,那麼,隨著疫苗接種率的增加,便就可以在國都區水平上實施。
在本週初,司法部長藝描拉說,在這個時候實施“疫苗泡泡”可能會被面臨有關歧視性待遇的法律挑戰。
儘管“疫苗泡泡”的建議是為了保護接種了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以鼓勵未接種疫苗的人接種疫苗,並幫助促進經濟,藝描拉指出,有一些地區還沒有疫苗。
他說,當每個人都可以隨時獲得疫苗,便沒有理由拒絕接種疫苗,除非是出於醫療原因,那麼,某些地區拒絕未接種疫苗的人便是合理的。
可是,康習商相信,同時,加強疫苗接種,製造“疫苗泡泡”,可以幫助菲國以更快的速度獲得群體免疫。
他說,這些泡泡是最終將實現群體免疫的“小步驟”。
康習商說:“為了使整個菲律濱達到更高的疫苗接種率,這些疫苗泡泡也必須配合疫苗接種方面的工作。這些小步驟會逐漸累積起來。”
所謂的“疫苗泡泡”是指家庭和工作場所等封閉群體之間的小群體免疫。
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為了使經濟能夠安全重新開放,同時讓其他人口接種疫苗。
它還要求未接種疫苗的人在進入諸如餐館、美容院、咖啡店、健身房等高風險場所之前,提供陰性抗原或核酸檢測結果。
工商部長洛帛斯也在推動允許已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在餐廳內用餐以及享用個人護理服務,以鼓勵其他人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