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國際時訊

东西问 | 丁建:中国工匠如何“建证”世界文化交融?

2021年12月30日 09:09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12月30日 09:09

  (东西问)丁建:中国工匠如何“建证”世界文化交融?

  中新社金边12月29日电 题:丁建:中国工匠如何“建证”世界文化交融?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中国政府援柬国家体育场项目2021年12月正式启用。柬埔寨首相洪森感谢中国这份“珍贵礼物”。体育场设计吸收了古代吴哥窟建筑工艺精髓,实现了绚丽多姿的高棉文化同中国“大国工匠”精神交相辉映的融合。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柬埔寨国家体育场总设计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详细解读如何从设计上跨越地域、语言的障碍,使建筑成为民心相通的“文化符号”,通过建筑促进世界文化交融。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地域文化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有什么影响?

  丁建:地域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对特定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民俗传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形态等起到潜移默化而又影响深远的作用。建筑设计只有从文化出发、付诸环境才有意义和生命力。

  地域文化在建筑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建筑造型与风格。比如老挝国际会议中心,取义老挝传统屋顶形式,采用现代金属屋面技术加以表达,红顶白墙的色彩基调呼应当地传统建筑,以簪巴花为主题的装饰元素凸显民族独特的审美符号。

  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最根本的要求,是空间结构、使用功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的巴中友谊中心,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采用了相对内向、封闭的庭院布局,在中央设置泉水,配置几何形的植物绿化,将其打造为当地人理想的休憩场所。

  中新社记者:中方援柬埔寨国家体育场被称为中柬“友谊之船”,在该体育场总体设计上体现哪些宏观思路?

  丁建:体育场主要用于承办大型赛事或仪式庆典活动,参与人员包括运动员、裁判员、赛事工作组、贵宾、媒体、观众,需要从建筑功能的角度出发,对不同人群的使用流线进行梳理、分析和设计。

  每逢赛事和大型活动,参与人员数量庞大,导致体育场内人员密度远高于一般建筑。柬埔寨国家体育场看台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疏散方式提高疏散效率。我们借助先进的人流疏散模拟软件对观众疏散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疏散时间为7分7秒,能够实现高效安全疏散。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严格遵循国际体育工艺标准,达到特级体育场规范要求,满足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需求,完全具备举办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的能力。

2021年12月18日,中国援建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在金边正式启用。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2021年12月18日,中国援建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在金边正式启用。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中新社记者:设计者根据柬埔寨气候、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为保障体育场正常运行做了哪些考虑?

  丁建:新柬埔寨国家体育场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一个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为观众提供尽可能好的内场观赛体验。

  体育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遮阳、通风和防雨。遮阳主要依靠的是体育场罩棚。3万多平方米的PTFE膜结构覆盖了80%以上的混凝土看台和外环廊空间,为绝大多数场内观众和平台空间提供了遮阳。

  6万座的体育场在满员时受到气温和人体散热的影响,看台上的温湿度会变得很高,如何保证内场观众席的体感舒适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设计中的一个挑战。我们首先通过高区看台马鞍形走势在体育场的南北两端结合混凝土吊塔形成了两个缺口空间,这可以在体育场南北两个方向形成稳定持续的空气对流,有效地为内场自然通风。

  针对项目所在区位降水量大的问题,体育场给出了多项针对性措施。首先,大面积罩棚排水结合外环梁结构体系形成了2米多宽、0.6米深的超大排水沟,配合截流构造有效地解决了罩棚的排水问题。其次,环绕体育场周边设置了4万多平方米的景观水池,在雨季时可以起到有效的调蓄作用。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外部环境设计引入了古代吴哥窟护城河的总体规划思想,形成环绕体育场的环形水面。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外部环境设计引入了古代吴哥窟护城河的总体规划思想,形成环绕体育场的环形水面。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中新社记者:在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理念下,如何突出细节?在场馆设计、建筑材质等方面有何考虑?

  丁建:柬埔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以古代吴哥文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以佛教为代表的当代宗教文化同时呈现在这个国家的精神层面。同时,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现代社会带来的科技潮流也体现在柬埔寨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体育场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试图将这种多层次的、丰富的民族精神通过建筑的手法传达给世人,从而创作出一座独一无二的,属于柬埔寨的国家体育场。

2019年11月6日,游客在柬埔寨吴哥窟景区参观。中新社记者 黄耀辉 摄
2019年11月6日,游客在柬埔寨吴哥窟景区参观。中新社记者 黄耀辉 摄

  建筑的整体形态来源于对吴哥窟蛇神娜迦形象和柬埔寨传统龙舟形态的解读。两者的形态都是两头高高翘起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平衡和庄严的象征。因此,体育场建筑在整体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贡多拉式的船型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明确方向性的形体。建筑周边的环形水池是对吴哥文化中神庙护城河的模仿,也让舟的概念体现得更加明确。形似双手合十的吊塔、立面金属百叶上的吴哥隆都花图案都是对佛教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99米高的人字形吊塔融合了柬埔寨的“合十礼”、古代建筑屋脊等传统元素。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99米高的人字形吊塔融合了柬埔寨的“合十礼”、古代建筑屋脊等传统元素。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上述元素通过流畅自由的建筑形体线条整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柬埔寨国家体育场的整体形象。柬方认为新的国家体育场很好地表现了柬埔寨的国家形象和民族个性。

  中新社记者:柬埔寨体育场采用了哪些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是如何支撑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的?

  丁建:中国中元结构设计团队独立研发出一整套全新的杂交刚柔性组合空间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创性。体育场南北设99米高自由曲面人字形索塔,通过斜拉索吊起东西两侧的月牙形罩棚,索塔后方设置背索。罩棚采用索桁架结构,覆盖PTFE膜材,并沿罩棚外周设置环梁、斜柱。鉴于该结构体系复杂、施工难度大,在设计时就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充分验证了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和施工可行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新社记者:中国中元项目已经遍及海外几十个国家,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如何从设计上跨越地域、语言的障碍,使建筑成为民心相通的“文化符号”?

  丁建:中国中元已完成数百个境外项目,项目遍布全球六大洲近50个国家,业务类型涵盖可行性立项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设备成套,涉及公共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场馆、居住建筑、学校、工业工程等各个领域。

  一是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充分交换意见。我们设计柬埔寨中柬友谊医疗大楼项目,考虑到当地民众笃信佛教,且历史上考斯玛医院是由当地僧人筹资始创,最终的设计保留了这座承载着祝福、信仰与历史情怀的寺庙,并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医患流线,保证医院整体的高效、安全运行。

  二是做实做细实地调研,功夫在“诗”外。在去塞内加尔考察期间,我们重点关注当地传统摔跤运动的体育工艺。比如传统摔跤比赛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集中在表演环节,所以我们专门设置了表演区域和民族表演坡道,并引入现代化的声光控制设备和直播、转播接口;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运动员和观众的流线,做到最大程度的分离,保证赛事进行时的安全和便捷。摔跤场建成后,已成为达喀尔一景。

  三是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2015-2017年,中国中元分两次对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领域知名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G101系列国家标准图集进行了英文版编译并出版发行。在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设计中,全面应用G101系列国家标准系列图集英文版。黎方工程师一直推崇欧标,当我们拿出编译出版的图集英文版,并详细解释、多轮沟通后,最终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和尊重。

  我们认为,在建筑设计及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让我们设计的建筑、实施的项目跨越山川阻隔、消融语言障碍、弥合文化鸿沟,成为世界文化交融的载体,成为亲诚惠容、民心相通的美好见证。(完)

  专家简介:

  丁建,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总经理,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历任机械部设计研究院技术员、设计研究室主任助理、研究室副主任、经营计划部主任、副院长,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院长、党委副书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