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華人新聞

东西问 | 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2022年01月11日 10:48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01月11日 10:48

  (东西问)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题:崔勇:中西建筑思想交融中如何消除文化焦虑?

  作者 任雨萌

  中国传统建筑讲求形态、情态、生态观念三位一体,正如《周礼》所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而西方建筑构造奇巧,擅用先进科技。这两者共同铸就了未来东西方建筑的发展之路。

  近日,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勇接受中新社“东西问”栏目专访,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建筑形态、情态、生态理念的融合对当代东西方建筑发展的启示。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传统建筑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结晶和见证,也是古人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有形世界中的体现。在您看来,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有哪些主要特征?

  崔勇: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特征首先在于其哲理性,即建筑中蕴含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存智慧相一致,对于“天人合一”的理念抱有终极的崇信,追求天道、地道、人道相和谐,不与自然抗争、冲突。这一特征体现在,建筑靠山近水,或山环水绕,形成古人所说的“风水宝地”。

2021年4月30日,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览。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21年4月30日,游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览。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其次,在中国传统建筑学中,建筑、城市、园林这三种现代建筑学科分类有机融合。城市可以是座园林,建筑也可以变成城市。以北京故宫为例,当时的紫禁城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帝国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巨大的建筑——拥有9999间房的大合院。结合颐和园、圆明园等建筑群,紫禁城也可看作一个巨大的园林。在当代中国,仍具有集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城市包括“山城”重庆,三江交汇的武汉等。

  中新社记者:在建筑的形态、情态和生态三方面,中国建筑有哪些营造特点?比如建筑形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以木质榫卯结构为主,这与西方建筑体系有何不同?

  崔勇:中国传统建筑将形态、情态、生态融为一体,这也是美的建筑应满足的三个标准。

  建筑形态即建筑的造型,中国传统民居、宫殿、宗教建筑,在建筑选材和结构上,都以木质榫卯为主。

游客在山西省应县参观著名的辽代木塔。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塔高67.31米。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游客在山西省应县参观著名的辽代木塔。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塔高67.31米。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对木材的选用是自然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木是五行元素之一,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象征意义。而木材的选用决定建筑的营造以榫卯结构为主,该结构使得建筑更加容易拼接、组装,甚至拆毁重建。总体来说,选择木头作为建筑材料契合了中国有机建筑的观念。

  另一方面,木的材质也决定木构建筑的形态彼此勾连。正如《阿房宫赋》中描述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而彼此勾连的建筑结构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以单体建筑为单位,横向扩展延伸成为街巷,乃至城镇的建筑群,是亲地的艺术,是大地的景观。

航拍福建永定初溪土楼群。土楼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航拍福建永定初溪土楼群。土楼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相比之下,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石构建筑一般纵向延伸。这些建筑本身好似立体的雕像,哥特建筑更是将这一风格发展到极端,“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新社记者:在建筑情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情味”更加浓厚,如《黄帝工经》中所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西方是否存在类似的建筑观念?

  崔勇:建筑情态即人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心理在建筑中的表露。如陵寝建筑,慎重而威严,表现出古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长城则绵延万里气势磅礴,满溢着壮怀激烈的情怀。

  除人赋予建筑的感情外,中国传统建筑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秩序和伦理空间,居住在内的人有等级之分。小到四合院,大到紫禁城,其中都体现着人伦等级关系和秩序。

  中国人将建筑当作一个体会“天、地、人之道”的载体,上栋下宇,体验生命,其伦理性和人情味更加浓厚。而西方建筑更符合科学性原理。一些西方现代建筑大师推崇抽象钢结构的建筑形态,将建筑当作机器和数字化产物。

伫立在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该馆计划在2022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伫立在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该馆计划在2022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中新社记者:建筑生态方面,中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建筑实则是一个“生命场”。这与西方现代建筑奠基人弗兰克·赖特的有机建筑理念有无相通的学理渊源?

  崔勇:建筑生态是生态哲学观在建筑中的活现,中国追求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不求原物长存”,强调风水,追求“向阳”,贴合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西方则更加倾向于人与自然分离的生存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建筑师、西方现代建筑奠基人赖特也汲取了老子的建筑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赖特认为“好的建筑就像植物,从大地中生长出来,向着太阳”,将建筑作为自然的延伸,其代表作——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就是有机建筑的典型代表。

市民游览美国纽约标志景观“大松果”。这座蜂窝式结构的建筑由154段楼梯、80个楼梯平台组成,供参观者从不同角度观赏城市风光。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市民游览美国纽约标志景观“大松果”。这座蜂窝式结构的建筑由154段楼梯、80个楼梯平台组成,供参观者从不同角度观赏城市风光。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现代建筑史中,曾出现对东西建筑思想冲突与交融的文化焦虑,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崔勇:中国现代建筑的冲突与焦虑自1910至1920年代开始出现,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开端。“五四运动”不仅引入了西方的科学,自由和文化思想,同时也将西方的建筑材料、技术和观念引进。随着梁思成、杨廷宝、童寯、陈植等第一代建筑师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回国,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对东西方建筑融合的探索和尝试。

  与此同时,外国建筑师也在中国以西方建筑材料和技术尝试建造中国传统的建筑形态,比如位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建筑屋顶上铺设的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符号,但其建造材料却是钢筋混凝土,呈现出的效果即是具有中国化外壳的西式布局和结构。这也体现了东西方两种建筑体系的挣扎和冲突。

2018年5月31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8年5月31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世纪70年代,世界建筑思潮已开始快速步向后现代化。而中国建筑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也开始和世界接轨,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地发展,这段时期为中国城乡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中国建筑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大批外国建筑师来华建立设计事务所,使中国建筑更具国际气象,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建筑的竞技场。可以说,21世纪现代建筑史中重要的一章在中国。

  尤其是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中国现代建筑,甚至是后现代建筑都是一次推进。正是在这段时间,中国的纯现代建筑开始与世界接轨。

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参观游览。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是展示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中新社发 施柏荣 摄
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参观游览。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是展示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中新社发 施柏荣 摄

  然而,尽管当代中国为中西方建筑思潮的融合提供了空间,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以及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情态、生态整体意识的忽视,一些人盲目追求西方建筑营造的程式,导致了中国“千城一面”的现象。也有部分人贪大,求洋、求怪,罔顾生态平衡。时至今日,中国仍未能找到以东方艺术演绎西方科学技术的最佳方式。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未来建筑应如何更好地融合东方的艺术精髓和西方的精良科技?

  崔勇:未来加强中国建筑的发展,要使当代建筑人才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背景和文化内涵,又具备现代的建筑意识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中学为本,西学为体”的思路调整中国的建筑教育和人才培养。

2021年6月29日,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综合陈列馆“红灯笼”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外形采用中国传统红灯笼造型,蕴含了“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2021年6月29日,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综合陈列馆“红灯笼”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外形采用中国传统红灯笼造型,蕴含了“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至于中国建筑理念对西方的启示,实际上自20世纪开始,西方的视野就开始向东方延伸,西方现代建筑中的有机理论便是例证。除此之外,现代的西方建筑也开始重视建筑的人情味和生态性,强调邻里关系、城市花园,总体上是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建筑中强调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已为后人做好了示范,这也是东西方现代建筑需要共同学习、继承和发扬的,是人类在共同营造家园的过程中需要回归的理念。(完)

  受访者简介:

  崔勇,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史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二十世纪建筑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文旅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成员、住建部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教育中心评审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及中外文化艺术史论研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