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農業部:收穫季開始,大米價格趨于穩定

2023年09月11日 00:0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9月11日 00:01

  本報訊:農業部週日表示,隨著農民在9月和10月開始收割主季作物,稻米和大米價格將趨于穩定,目標是首次收穫500萬噸。

  根據菲律賓水稻信息系統(PRiSM)截至8月14日的估計,預計到9月底,最初的稻米收成將達到200萬噸,10月將達到300萬噸,總計500萬噸。

  農業部負責稻米工業發展的副部長利奧·塞巴斯蒂安在提交給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的報告中說:“總的來說,下半年,即7月至12月,我們估計產量將超過1100萬公噸,除非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裡出現強颱風,否則我們希望2023年全國稻米產量達到2000萬公噸。”

  兼任農業部長的馬科斯早些時候批准了農業部和工商部(DTI)的聯合建議,在國內市場大米零售價格飆升的情況下,為我國的大米設定價格上限。

  根據第39號行政命令,這將普通大米的法定價格上限定為每公斤41元;精米規定的價格上限為每公斤45元。

  塞巴斯蒂安表示,9月份,菲律賓稻米行業協會(PRISM)報告稱,大部分收成,230萬噸將來自以下省份:

  伊薩貝拉(419,000噸)、卡加延(172,000噸)、怡朗(148,000噸)、新怡詩夏(137,000噸)、北哥打巴托(95,000噸)、萊特島(91,000噸)、東民都洛(77,000噸)、南甘馬磷(76,000噸)、巴拉望(73,000噸)、布基農(61,000噸)、南三寶顏(55,000噸)和北納卯(52,000+噸)。

  與此同時,預計到10月底,這些地區的日產量將達到290萬噸:

  新怡詩夏(440000噸)、邦阿西南(258,000噸)、丹轆(172,000噸)、伊莎貝拉(163,000噸)、西方民都洛(153,000噸)、卡加延(151,000+ 噸)、東方民都洛(110,000+ 噸)、巴拉望(90,000噸)、布拉干(74,000噸)、怡朗(74,000+ 噸)、布基農(69,000噸)、南阿古桑(61,000噸)、南伊羅戈斯(59,000噸)、萊特島(55,000噸)和南甘馬磷(53,000噸)。

  至於2023-2024年旱季,塞巴斯蒂安表示,根據馬科斯的Masagana水稻產業發展計劃,農業部將繼續為聚集的稻農提供所需的高產種子、肥料、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劑、農業機械以及推廣、財政和營銷支持。

  他補充道:“最初,我們將專注于完全灌溉的集群農場,以優化稻米產量,農民將在那裡種植高產雜交水稻品種,至少達到100萬公頃,我們預計他們平均每公頃產量將達到6至8噸,總計600至800萬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