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僑團動態

慈濟蔡昇航:選擇終生奉獻的人生

2023年03月31日 23:3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3月31日 23:30

/

  載自3/29/2023《每日論壇報》生活版面頭版

  By Jojo Silvestre 翻譯:黃解放

  人們常說,人生的選擇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這句話常被反覆提及,對菲律賓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兼志工人事蔡昇航的志業道路和人生方向來說確實很有意義。

  在接受《每日論壇報》採訪時,蔡昇航分享了他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全世界慈濟志工的奉獻精神和承擔。 他從德拉薩大學獲得製造工程管理學位後,加入慈濟基金會已有數十年。

  就好像他的未來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為他規劃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為自己的未來做出了改變人生的決定。這些決定不僅是一個,而是連綿不斷的串聯,每個決定都導向下一個。

  九十年代中期,他的父親是一位經營電熱氣的商人,他訪問了台灣,而有緣結識了證嚴法師,這位法師創立了被稱為慈濟的慈善事業。

  從第一天起,蔡爸爸就很欽佩這位慈悲的法師所奉行的生活方式。 就在那一刻,他下定決心要帶自己的孩子來見法師。

  隨著慈濟菲律賓分會成立不久,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的昇航,和他的弟妹,以及其他年輕的菲律賓華人回到了台灣,見到證嚴上人。

  和他的父親一樣,他很快地就對法師產生敬重和孺慕之情,從而開始了他對鄉親付出愛心、弘揚大愛的追求。

  當他們回到菲律賓後,他和他的同伴們在其他年輕人中開始分享他們的願景。 沒多久,他們的人數很快就增加了,並從事各種慈善的活動,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當時我們的主要重點是在我們國家奠定慈濟的基礎”,他回憶道。 “作為組織和推廣證嚴法師的精神和理念的一部分,我們開始著手援助了火災災民。”

  “如果阻止熊熊大火是消防員的首要任務,那麼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災民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切。”

  提供食物是第一件事。 “我們不僅在火災發生後能立即提供他們的熱食。 我們更是給了他們足夠吃一個月的大米。 除了大米,我們還給了他們鍋子、等,這樣他們就可以煮米飯了。”

  昇航回憶說:“早期我們的慈濟青年團隊充滿活力,而且會幫助慈濟的一些慈善項目籌集資金。 聖誕節期間,我們在親友及各方大德家裡去報佳音。 他們非常慷慨,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錢是用來幫助別人的。 我們剛進他們家,經常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紅包,我們唱完後, 感動之餘,有的還給我們再發第二個紅包。”

  接待我們到他們家報佳音的大德都很開心,因為我們可以用五種語言報佳音——英語、菲語、中文普通話、福建語和慈濟手語。

  最重要的是,這群人說好不會從他們收到的紅包中取出任何錢,用于他們的聖誕派對或拿來自己消費。 所有收益都捐給了慈濟慈善基金。

  重大決定

  大概就在那時,他和他的女朋友決定結婚。 “那是一場慈濟婚禮。 由于當時還沒有禮堂,我們在慈濟園區一個籃球場舉行了婚禮,志工及會眾們都來共襄盛舉。”

  他們是絕配。 他在慈濟認識了未來的妻子。 她在慈濟會所工作。 他們將共同的人生獻給了慈濟。

  他們做出了作為夫妻的第一個重大決定。 “我們決定不要有孩子。 我們覺得,如果我要有效地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無數人,我們就不應該被必須優先考慮我們兒女的需求所束縛。”

  這個決定對他的家人產生了影響。 “我的弟弟及一個妹妹是清修士,全職加入慈濟,不能結婚。 我們兄弟姐妹中只有一個給了我父母一個外孫。 我擔心父親不同意我沒有孩子的想法。 但令我和我妻子驚訝和欣慰的是,他允許了我們。”

  因此,這對夫婦將可全職履行職責。

  保和島的大地震和萊特省的海燕颱風(菲律賓取名為尤蘭達超級颱風)是菲律賓接連發生的兩次重大災難,讓他來到這些地方。他帶著更堅定的決心,期許改變不幸者的命運,尤其是受災的災民。

  他回憶說,他們先是立即前往保和島進行勘察,目的是瞭解應該實施哪些救援項目。

  “但為了解決眼前的需要,包括安葬死者,時任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的李偉嵩帶著一百萬比索,全部放在一個紙袋裡。當時真是膽子夠大,紙袋裏裝那麼多錢,竟然不動聲色。”

  碰巧的是,海燕颱風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襲擊了萊特島,從而將他們的救災行動轉移到了受災嚴重的地區。

  那時正好有一群志工去了台灣,所以又安排一組志工去保和島。不過這時候,海燕颱風來了。 于是慈濟的行動就轉移到了海燕。 證嚴法師在不曾想放棄保和島的考量上, 他分享說,“十二月我們去了台灣。 證嚴法師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保和島。 她說,‘當你做出承諾時,就不要食言。況且我們是一個修行的團體,我們絕對不能許諾而不兌現’。”

  順便說一句,法師當時告訴了昇航,“還好你沒有生孩子,所以現在你有更多時間幫助別人。”

  《來自慈濟的愛》

  昇航回憶說:“2014 年,我們回到了保和島。 當地人很感激慈濟,因為我們是唯一承諾提供救災援助並真正回來幫助的團體。 由于災難已經結束,我們無法再進行應急救災。 所以,我們轉向提供簡易教室。 我們援助了 150 間教室,因為地震使很多學校教室被毀。 其中,也有許多天主教會開辦的學校。因為教育部不會撥款援建,所以重建過程了了無期。 因此,慈濟也為他們提供簡易教室。”

  “他們最終能夠重建,因此慈濟的簡易教室就一直被轉移到尚未重建的學校。 它可以在一天內搭建起來。 這是來自台灣的技術。 救災款項來自台灣,但是由全球慈濟據點資助的。”

  萊特島的救災行動規模很大,因為它覆蓋了獨魯萬市和奧莫克市鎮。 他說:“在奧莫克,我們有 1,500 間簡易房屋,整個萊特省有約 200 間簡易教室。 我們還幫忙修復了公立學校許多被毀壞的教室。 他們的屋頂還漆著‘來自慈濟的愛’。”

  同樣在萊特島,一項緊急救災作業是以工代賑清掃家園計劃。 居民們的口號是‘你的家、你的街,你來清。’ “我們每天支付每人五百元菲幣的代賑金,高于當地二百六十元的最低工資”,昇航如是說道。

  自從災區恢復元氣以來,這兩個地方發生了很多事情,昇航也為鄉親做了很多好事。 “這是我冒的風險,但我覺得需要培養志工。 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證嚴法師很有公信力。 法師是發自內心的善意,她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的。”

  我們採訪昇航時,他說慈濟從保和島帶了一對斜視的姐弟。 他們將在慈濟眼科中心接受手術。 他說,“我們不僅僅是在矯正他們眼中的缺陷。 我們將此視為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他們過上正常幸福的生活。斜視若得以矯正,他們就有更好的機會,擁有更安全的未來。 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現在,這關係到我們每個試圖幫助的人的未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