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晉江五友校青年聯誼會2025年第二屆“回鄉尋根之旅”夏令營系列報導(五) 晉江五友校青年“尋根”歸途:情牽故土,根魂永駐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6月21日 23:23

菲律賓晉江五友校青年聯誼會訊:6月19日清晨,五友校青年聯誼會第二屆“回鄉尋根之旅”夏令營進行最後一天的行程。
營員們首先來到於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這裏保存的不僅是一部厚重的南洋移民史,更是無數晉江先民跨海謀生的生命圖卷。泛黃的僑批靜靜躺在展櫃中,字字句句皆是當年遠隔重洋、血淚交融的親情掛念。一位年紀稍長的營員長久凝視著一封封家書,“這些文字好像有溫度,是曾祖父他們漂洋過海的重量……原來我們的根,是這樣深深紮在晉江的土地裏。” 牆上一幅幅斑駁的舊照片裏,先輩們異鄉艱辛創業的身影,無聲訴說著“愛拼敢贏”的堅韌,如無聲驚雷,叩擊著年輕一代的心扉。
午後,行程轉入活潑生動的文化體驗。泉州木偶劇團內,非遺大師手中懸絲牽引,賦予木偶靈動魂魄。青年們躍躍欲試,在老師指導下嘗試操控,方知方寸之間藏有乾坤,每一根細線的張力都是千錘百煉的功夫。那詼諧的演繹,惟妙惟肖的配音,引來滿堂笑聲與由衷讚歎。
隨後的小白車“逛古城”之旅,將大家載入泉州的大街小巷:開元寺的桑蓮法界傳説、巍峨的東西塔,訴説著千年古城的底蘊;西街鐘樓作爲城市的精神座標,見證著新舊交融的泉州風貌;塗門街、金魚巷的騎樓下,古早味小食飄香,閩南鄉音縈繞耳畔,讓“故鄉”化作舌尖的甜潤與心底的暖意。
旅程後半段,青年們親臨見證宋人智慧與海洋精神的洛陽橋。這座橫臥於江海交匯處的千年石橋,長達731米,如不朽脊樑。腳踏在斑駁厚重的筏形橋基上,俯看橋下牡蠣繁衍生息,牢牢“膠固”著基石——先民巧用自然的營造智慧令人驚歎。青年們倚欄遠眺,橋頭古榕蒼勁如蓋,仿佛一位滄桑長者,守護著這條連接古今、通向大海的長路,也默默講述著閩南人向海而生的氣魄。
行程尾聲,泉州南少林寺的暮鼓晨鐘滌蕩心靈。青年們不僅領略了禪林古刹的肅穆莊嚴,更沉浸於一場剛柔並濟的武術盛宴。武僧們騰挪閃轉,棍影翻飛,一招一式皆蘊藏著深厚的“禪武合一”精神,更將“忠勇仁義”的文化基因深植青年心田。
當夜幕降臨,第二屆“回鄉尋根之旅”閉營儀式在榮譽國際酒店水仙廳內舉行。儀式上,一批在夏令營期間表現卓越的營員收穫了屬於他們的榮譽——優秀營員證書。這不僅是對其積極參與的褒獎,更是對他們主動擁抱並努力傳承中華文化的肯定。
晉江五中、晉興職校菲律賓校友聯誼會張宜豪代表營員致謝詞,王君杭主持文藝匯演。
首先由全體領隊老師合唱《掌聲響起來》,以歌聲傳遞了深切的情懷與鼓舞,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份溫暖與激勵。
來自晉江五中、晉興職校菲律賓校友聯誼會營員張瑞青、林彬森、張志根合唱《愛拼才會贏》,吳煌彬、林嘉慰合唱《如果可以》,張宜豪獨唱《童話》、林彬森獨唱《瞬》,或激揚,或抒情,將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陳埭鎮各學校菲律賓校友聯誼會謝明陽演唱的《心太軟》,以及晉江一中菲律賓校友會五位少年深情合唱《情非得已》,以另一種情調演繹才華,青春氣息感染全場;菲律賓羅山中學校友會林詩涵演唱的《我想有個家》,晉江華僑中學華僑職校菲律賓校友聯誼會王俊明、張朝欽合唱《特別的人》,以及王思雯獨唱《稻香》,唱出了海外遊子心中的那份歸屬感,那份對家的深深眷戀;海內外營員丁美鑫、丁梓涵、林芷欣、柯敏合唱《至少還有你》如同一首深情的詩篇,唱出了校友們對彼此的深深情誼;最後,在《明天會更好》那熟悉而昂揚的旋律中,全體營員自發起身合唱,歌聲嘹亮,既是對先輩拼搏精神的致敬,亦是對自身未來使命的莊重宣言。
6月20日下午,營員們順利歸航,第二屆“回鄉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到此圓滿結束。
圖為十九日泉州行及當晚閉營式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