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新聞:
-【活力中国】一支好毛笔长啥样?走进“华夏笔都”看毛笔制作过程(2025-07-09 10:23:54)-文房器具、案头清供 古代文人生活有多风雅?(2025-07-09 10:22:43)-兰州拉面(2025-07-09 10:18:56)-岷市長莫仁諾宣佈稅務特赦(2025-07-09 01:51:45)-馬加智市政府撤銷 地鐵項目和解協議(2025-07-09 01:51:14)-外交部召黃溪連大使 關切杜仁珍諾遭制裁(2025-07-09 01:50:46)-農業部將嚴查來自廈門港貨物(2025-07-09 01:50:26)-菲天主教主教團譴責 網賭成癮為「新禍害」(2025-07-09 01:49:54)-莎拉建議小馬「照照鏡子」(2025-07-09 01:49:35)-菲國立大學醫學院 挖出2枚二戰炸彈(2025-07-09 01:49:08)-菲国新闻(2025-07-09 01:48:43)-菲娛樂博彩公司反對全面禁博彩(2025-07-09 01:48:37)-選署正式公告亞曼地 當選岷第六區眾議員(2025-07-09 01:48:12)-菲国新闻(2025-07-09 01:48:07)-張僑偉倡建新出生登記系統 防止外國人詐取菲公民身份(2025-07-09 01:47:52)-菲国新闻(2025-07-09 01:47:15)- 拉卜楞寺:从“世界藏学府”到文物保护典范(2025-07-09 01:46:23)-海外华媒探访桑科草原:“95后”主理人打造桑科草原“营地经济”新范式(2025-07-09 01:46:04)-去甘南,开启一场舌尖上的美食之旅(2025-07-09 01:14:15)-国际(2025-07-08 23:21:45)-中国(2025-07-08 23:20:44)-华社(2025-07-08 23:20:21)-经济(2025-07-08 23:20:17)-海韵(2025-07-08 23:19:59)-大众(2025-07-08 23:19:15)-华社(2025-07-08 23:19:13)-华社(2025-07-08 23:18:29)-小商报(2025-07-08 23:16:41)- 中國菲律賓中醫藥中心「三伏灸」特色療法開始預約啦!(2025-07-08 23:15:00)-菲律賓5月失業率降至3.9%(2025-07-08 23:13:41)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 社會民生

中国“白衣天使”的温情日记:奔波1500公里,只为你痊愈

2020年02月18日 14:18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白衣天使”的温情日记:奔波1500公里,只为你痊愈

  中新社呼和浩特2月17日电 题:中国“白衣天使”的温情日记:奔波1500公里,只为你痊愈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孙璐从未想过自己与武汉的“相遇”,竟然是在如此的仓促与忙乱中完成。

  她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一名医护人员,立春当天,她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登机,赶往1500公里之外的武汉。

  当然,她也没想到自己拾起了早已丢失的写日记习惯。

  在2月4日的日记中,她写道,16点20分登机,18点45分落地武汉,21点到达酒店,消毒,测体温36.7℃。

  而就在当天早上8点,她接到当地卫生部门的一个电话。

  电话中,有人问她:“去武汉支援,有问题没?”孙璐答:“没有问题。”

  “前两天一直在培训。”孙璐真正开始工作的时间是2月7日,地点是武汉方舱医院。

  面对陌生的环境,在日记中她写道“有点懵”,但想到这是一场战役,“在一切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逃。”

  困难之外有温情,当孙璐和一名大学生感染者聊天时,这位大学生指着孙璐的防护服说:“你们都像克隆人。”孙璐则说:“疫情结束后,就还真面目了。”

  两人相约:“等疫情结束了,我们吃一碗热干面。”

  孙璐也想过最坏的事情--被感染。在日记中,她对家人写道,作为女儿,这是自己做得最对的事。

  同样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护人员韩志娇,最近也拾起了写日记的习惯。

  在2月7日的日记中她写道:“我的工作是预检分诊和患者生活物品的交接,当我看见患者们的焦虑与不安,我也很不安,我只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排忧解惑,让他们安心治疗。”

  2月10日是韩志娇最难受的一天,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穿防护服,是近几天最难受的一次,穿上后呼吸困难,一直坚持了6小时。”

  “我看见大家都在坚持,我也必须坚持。”“我想抗击疫情胜利,不会太远了……”韩志娇如是写道。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月16日,内蒙古已派出6支医疗队和1支疾病预防控制队近50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多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奔波1500公里,只为你痊愈。”35岁的刘轶夫,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的一名医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知自己驰援湖北防控疫情时,姥爷一直在问我什么时候走,他觉得这件事值得做。”

  “这个春天,湖北疫情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刘轶夫也打算将他在湖北的工作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去。(完)

要闻回顾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