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 时事评论

黃國鵬:南宋的最後皇宮——林浦平山

2021年11月09日 19:3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1年11月09日 19:30

  在福州南台島一個不起眼的小村——林浦,小小的村落卻深藏著南宋遺風,這裡塵封了八百年前的輝煌歷史。

  宋德二年(1276年2月4日),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天的杭州),5歲的宋恭帝和太皇太后謝道清被俘,南宋大勢已去。在眾臣的勸說下,幼小的宋恭帝趙㬎在臨安皇城裡舉行了受降儀式,宣佈正式退位。元世祖下達詔書,要元軍護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見,趙㬎同生母全氏和少數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謝道清太后因有病在身,並未同行,但不久也在元軍的逼迫下啟程北上。至此,延續了近320年的趙宋王朝就這樣走向衰亡之路。

  但是,南宋殘餘勢力在陸秀夫、張世傑等重臣擁立下,以“益王”趙是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廣王”趙昺為副元帥,率南宋軍民南移,圖謀再度中興。

  正副統帥在南宋數十萬將士的擁戴下,一路南逃,從水路在林浦邵岐渡登陸,進入福州南台島駐蹕。

  福州南台島,面積142平方公里,為閩江中第一大島嶼。南台島東面的林浦,地理位置優越,東面有海拔近千米的鼓山,順著閩江往東便是台灣海峽;往西則是崇山峻嶺的福建山區,這裡河網交錯,水路四通八達。一條橫亙的閩江,足以擋住元軍南下的步伐。

  1276年6月14日,趙是在福州南台島登基,史稱宋端宗,改號景炎,升福州為“福安府”。加封趙昺為“衛王”,張世傑為樞密副使,文天祥為右丞相兼知樞密院事,陸秀夫為籤書樞密院事。

  有了年號,還尚存“半壁江山”,這個朝代還續存。

  南台島東面是座小山丘,為了接納先後趕來的南宋子民,將臨江小山丘削平,於是稱之為“平山”,“益王”趙是在此“垂拱大殿”登基,稱“平山堂”,後人將此地稱作“平山福地”。

  作為宋朝第十七代皇帝的宋端宗,皇宮建築面積只有380平方米。自秦始皇開始,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宮不知道有沒有比這座“平山堂”更小。

  作為一位落難的小皇帝住在只有380平方米的小皇宮內,現在的林浦人笑稱“沒有我家大”。

  宋端宗的皇宮雖小,但仍不失皇家的氣派,樑上精緻的雕樑畫棟依在,雕刻著丹鳳朝陽、雙龍戲珠等象徵著皇權的飾物隨處可見。

  進入平山堂門前有十三層台階,寓意著“宋至遠十三年”(即1276年)始登基。平山堂頂上是一個巨大的“藻井”,藻井採用榫卯結構,做工精細巧妙,蔚為壯觀。

  可是,好景不長,僅過了五個月,元軍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以及軍民數十萬餘人護衛宋端宗趙是和“廣王”趙昺乘船沿閩江出海南逃。據稱,宋軍在撤離林浦前,陳宜中將軍糧,分給當地老百姓,當地人分到的糧食足足可以吃上五年。因此,林浦人在元宵節時,還有分米給鄰居的傳統習俗。

  林浦當地人為感恩宋端宗的皇恩,但又懼怕元軍的迫害。因此,將南宋君臣奉為神明,供奉在“平山堂”祭拜。

  既然有了神明,宮名稱之為“泰山宮”。

  “泰山宮”裡所祀神像,其實均為南宋君臣,大殿內正神“泰山”為宋高宗趙構居正中,左右兩側童子神像為宋端宗趙是和“衛王”趙昺。大廳東西兩側,分列著武神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

  每年元宵節期間,林浦人都定期舉行“迎泰山”游神活動,抬出“童子泰山”、“陳丞相”、以及文丞相、張將軍、陸將軍等神明塑像,進行巡遊,以祈求出入平安、寄寓五穀豐登。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宋端宗的皇恩,林浦民間請來戲班演出,吸引了四鄰八鄉人們觀看,熱鬧非凡。這些習俗一直傳承延續至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