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豆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2022年01月03日 22:0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1月03日 22:08

  這段時間,我離開了我耕耘了八個月的“一畝三分地”----我的專欄的寫作。今天,我帶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回歸了。

  從2020年11月開始,我試著寫文章,從剛剛開始的七、八百字,到現在的1000多字,有的文章甚至達到了3000多字。

  為了學習怎樣寫作,我參加了中國國內一個叫007的全民寫作計劃,每個星期必須交21字的文字,他的口號是“不寫就出局”,“不出局就出彩”,借由這個約束,一年下來,我竟然寫下了6萬多字的文章。然而,在群組裡面,我卻發現,由寫作小白開始,寫了一年,一年寫出十幾萬字或者幾十萬字的人比比皆是。

  自從五年前重入職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我總會報名參加一些網上學習課程,11月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讀書變現”的體驗課程的營隊,“變現”我不敢奢望,“讀書”倒是我從小一直喜愛的事。從老師的課程中,我懂得了要帶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去讀一本書。

  而寫作如果一味的輸出,沒有輸入,知識終有用盡的時候,在寫作圈裡,流行一句話:輸出倒逼輸入。四天的課程下來,我顛覆了我以前看書的模式,我想專心地做一件事,就是:學習怎樣讀書?

  接著,我報名參加了正式的課程,把自己的專欄按下了暫停鍵,一切清零,做一個規規矩矩的小學生。

  與大部分的年輕人的學員一起學習,每天一大早,助教老師就在群裡發錄製好的課程給學員,每天必須完成作業,晚上八點群裡就開始提問,解答,分享……。每晚的群裡聊算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雖然時不時地有助教在檢驗當天學習的內容方法,四次的大作業,簡直讓我崩潰,甚至我有好幾次想退出。

  老師要求我們帶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疑問去讀一本書,隨著課程的進展教我們泛讀,精讀,最後幾個小時就要讀一本書,然後再根據書的內容寫“拆書稿”,把原作者的書的精髓呈現給讀者。

  四次的作業分別是:1、讀書筆記。2、思維導圖。3、拆書稿。4、畢業之拆書稿。第一到第三的作業選自同一本書。總共有150本書供你選擇,結果我因為沒有紙質書的緣故,而且做老師教的方法用表格做的讀書筆記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思維導圖又是第一次接觸,毫不意外的,我的第一次與第二次的作業沒有過稿。

  看到群裡的小夥伴們高高興興地賀喜,我嚴重失落了。這時第三次作業來了,這個時候要寫一篇2500—3000字的拆書稿,雖然用電腦敲打文字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平時很少下載文檔或者電子書,結果選擇的書的版本因為我沒有下載,找不到了,我直接傻掉,也就是說,我前期的準備等於白費,必須另外選擇一本書,重起爐灶。

  失望之時,我想我應該靜下心,三個小時,寫下了一篇《三十載一覺南洋夢》,帶著“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這九個字去寫文,三千多字竟然一氣呵成。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讀書是為了充實自己,至於什麼作業過不過稿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第三次作業截稿前的幾個小時,本來想放棄交稿的我徵得助教老師同意,真的寫了那本書的另外一個版本為依托的拆書稿,當作業完成後,所有的文章必須到一個APP去查文章有沒有與別人發表過的文字有重複,查重的分數必須高於66%才能上交,不然稿子就會直接被斃掉。而我對“查重”又一無所知,好在有助教老師及同學們的手把手教,我把我的拆書稿放上去查重了,結果也因為不懂得使用,一天三次的免費“查重”一下子就用完了,距離截稿的時間也快到了,我只好交稿了。

  好在,第三次的作業我終於過稿了,我將收穫我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雖然錢不多,但是意義重大,是一種鼓勵。

  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除了讀一本書,我們需要帶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維外,其實,帶著這種思維去面對著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些不能理解的問題,換位思考,也能得到答案。

  一個月不見,帶著我的收穫,“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2022年,我回來了。  

  (01/01/20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