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張栓柱:閱讀悟語

2022年04月20日 22:3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4月20日 22:31

  在今天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煙波浩渺書海中,隨時可以拿來閱讀的典籍、歷史、文學、傳奇、童話、天文地理等,難以計數,閱讀渠道、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但是,有些人讀了很多看了很多,卻不知道讀了什麼。有的人甚至深陷疲勞閱讀、雞湯閱讀誤區。

  閱讀究竟是為什麼?閱讀能解決什麼問題?中西方觀點各不相同。中國人強調“學以致用”,西方人則強調“學以致知”。具體到我們日常工作生活,應當講“學以致用”和“學以致知”相輔相成,並不矛盾。

  閱讀首先是讓自己求知、求解,知道更多,認知能力更強。最好的讀書是帶著問題去讀,讀可以啟發我們心智的書,使我們心明眼亮的書。就像要認識太空宇宙,一定要走進天文館,捧讀相關科普讀物。誠然,閱讀不是讓每個人讀遍天下,諳熟“一萬個為什麼”;但不閱讀,肯定“一個為什麼”都不知道。閱讀的重要作用在於啟發思想、啟迪智慧。書與書不一樣,經典與經典不一樣。同樣是小說,不同作者筆下的演義、懸疑、推理、歷史、言情、科幻,各自的語言藝術、思想內涵、價值導向,一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凡有所讀必有所知、所識、所悟,能看到不曾看到的故事和風景。否則,什麼都看不到。

  閱讀有助於淨化心靈、涵養文化修養。物質生活越富庶,期待值越高,越需要用豐沛的文化滋養。有學者說,讀書是“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洗耳恭聽可以讓人神采飛揚。閱讀的過程就是增加學識、智慧、修養的過程。人生旅途不同階段、不同境遇遇到的問題不同,需要解答解析問題的方法也不同。閱讀就是在隨時補充營養,及時解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古人的“少年讀經,其功專也;中年讀史,其識廣也;晚年讀釋典,其神靜也;至若最無聊時,讀莊列諸子。”雖然距離今天過去了幾百年,但仍然具有借鑒參考意義。

  閱讀讓我們找到自己,認識自己。今天,追名逐利、不求甚解為很多人難以覺察並因此失去自我的一道“軟肋”。有的人因找不到個人位置,找不到價值取向,時常發問“我是誰”。而認識自己、找回自我最簡單的辦法,不乏還是閱讀。因為每一次閱讀,每閱讀一部歷史、小說、影視劇抑或童話故事,都是站在別人(作者或故事主人公)肩膀上看歷史、看社會、看生活、看自己。比如,讀過曹雪芹的《紅樓夢》、魯迅的《狂人日記》、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梁曉聲的《人世間》等,不僅會讀出作者鮮明的是非觀點、筆法文風以及不同時代、不同人物人生境況,而且會讀出自我,讀出人生信仰、生活信心。

  閱讀是開闊視野、啟迪智慧、點亮人生的燈塔,是嚴肅又莊重的一件事。閱讀需要平常心、敬畏心和虔誠態度,需要拒絕媚俗,不能有功利心。閱讀可以選擇內容、方式,但不能隨波逐流,盲目跟風。比如,今天我們可以做網絡閱讀、視頻閱讀的忠實粉絲,但首先應該是一個清醒明智的讀者,要敬重優秀文化,多讀有思想、有哲理、有品味、有溫度的書籍文字。而不是沉浸在八卦娛樂、刺激煽情、媚俗惡搞中。縱觀有所成就的名人大家、精英學人、職業工匠、青年才俊,其非凡功業成就、才華學識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崇拜閱讀,敬重文化,達觀睿智;通過選擇性閱讀汲取享用了更多哲學思想、文化精髓。

  缺少閱讀的人生,必定是蒼白、黯然、乏味的;沉迷在八卦媚俗閱讀中,危害更甚。惟有多讀有思想、有溫度、有品味的書籍文字,才能洞察是非曲直,讓生活多彩繽紛,讓人生充滿信心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