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馬忠: 讓優秀童書陪伴童年

2022年06月07日 21:4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6月07日 21:45

  隨著兒童閱讀需求的不斷上升,眾多出版機構紛紛加入火熱的市場競爭。據媒體報導,目前,我國童書出版從原來的專業出版演化為大眾出版,全國581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出版童書,每年出版童書達4萬多種,早已成為圖書零售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

  按說,童書市場的極大豐富是件好事,但卻讓家長們高興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問題童書實在太多:要麼是存在血腥暴力、三觀不正、曖昧色情等“少兒不宜”的內容;要麼是存在常識性錯誤,容易對孩子造成誤導;要麼是趣味性、故事性不足,難以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童書內容大量重複,“注水”現象嚴重,鮮有原創新作等等,也是令人堪憂的問題。這不僅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也給家長帶來了選擇困難。

  雖然童書有著內容淺顯和篇幅較短等特點,但決不意味著可以粗製濫造。筆者手上就有愛上表達系列繪本《專心聽,等一等再說》,其中第19頁的文字是這樣的:“丟丟謝過龜爺爺,沿著紅色的小路穿過金色的麥田,在藍色的水車前右轉……”,但配在文字右下方的大水車插圖顏色並不是藍色,而是棕色的。諸如這種圖文不一致的低級錯誤和“硬傷”,一眼就能看出來,結果還是流入了市場,顯然與審校編輯不嚴有關。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今天童書出版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少數出版機構醉心於角逐市場份額,他們的眼裏只有“利益”二字,全然忘了自己的服務對像和使命擔當。

  童書不止是商品,也是大量人生經驗甄別出的美好啟蒙,滋養著孩子的童年。因此,對童書寫作者來說,要具有崇高的愛心和責任感。然而,在這個什麼都講求快的時代,一個兒童暢銷書作家一年出三四十本書甚至更多,早已不算什麼新聞。試想:如此“高效”生產出來的作品,品質怎麼能得到保證呢?正如著名導演陳凱歌所說:“文藝創作沒法搞大躍進,沒法多快好省。你畫一個傳世之作,一部灌注精神靈魂的作品,能在5天內畫出來?你必須經過極其痛苦的過程,否則你不能落筆。”童書作為引領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要有英雄,要給兒童見識,要有想像力和當代表達,寫作者不應屈於銷量和市場,憑技術隨意編造。

  童書的品質如何,將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帶來影響。無論是童書寫作,還是童書出版,都是一項嚴謹的工作。我們看到,面對童書寫作、出版中的不良現象,很少有評論者敢於正面發聲,而是跟著鼓吹,使得原本就魚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童書市場,變得更加不堪入目。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魯迅。1934年,魯迅給兒子買了一本啟蒙讀物《看圖識字》,出版時間是1932年11月第六版。這本書錯誤百出,令魯迅怒不可遏,寫下雜文《看圖識字》,宣稱這是一本“蠢材”“愚弄孩子”的書,並忠告作家給兒童看的圖書“必須十分慎重”。發現“問題”、淨化童書市場,評論者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早在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門就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到今天童書粗製濫造現象仍然存在。這說明治理必須優化和升級。特別在宣導“全民閱讀”的當下,規範童書市場,建立孕育優秀作者的生存土壤和汰劣揚善的行業評價,對於確保童書出版走向正規化,湧現精打細磨的童書來說,無疑至關重要十分必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