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黃小梅 :心 願

2022年09月05日 23:44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9月05日 23:44

  寶物、美景,對人們的眼球往往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大美進德村的霧紗輕輕撩起,讓它獲得更多人的視覺享受,叩響心靈的共鳴,便是進德村鄉賢林榮林先生的心願,而今,這個心願已徐徐地拉開了帷幕。

  進德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藍田鄉,原稱箭竹,後以宋代林氏一世祖林子仁改為進德,有“德業日進”之意。

  末伏之際,罕見的熱浪肆虐著大地,當我們的汽車駛入進德村時,綠水青山便把我們溫柔地攬進懷裡,小溪像一條碧綠的絲帶,長袖飄飄,流水淙淙,水口處一棵高大的柏樹張開著它的巨臂,滿樹的翠綠猶如精美的華蓋,華蓋下是一座古樸又玲瓏的木橋。林榮林先生站在那裡,當我們透過玻璃前窗向他揮手時,他的臉上笑意盈盈,道聲辛苦了,便把我們迎進了大樹下的庵裡。

  林榮林先生深深地熱愛著他的家鄉,村裡一畝三分地的寶貝,他如數家珍,悉心呵護,我們在他的帶領下,如同走進村裡的深閨大院,慢慢地掀起它的蓋頭來。而這,也正是林榮林先生的心願!

  那棵跟我們撞個滿懷的大樹,原來種植於明成祖三年,又傳說已有一千多年,2014年入圍圓柏類全省樹王第二稱號。褐色的樹幹肌理曲張,如一隻青筋突暴的手臂,表皮結滿了瘤子,顯得蒼桑,又給人一種堅毅的力量。

  大樹下的瑞雲橋,只一眼,你便會驚歎它的別具匠心。橋墩以石頭壘成,石頭挨挨擠擠,你儂我儂,彼此留有呼吸的空間,拒絕水泥的勾肩搭背,這種愛,似銅牆鐵壁,手牽手,抗拒了洪水的挑釁。瑞雲橋橫跨進德溪兩岸,為單孔橋,除橋墩外,全為木質結構。橋廊中設有“天竺亭”,供奉觀世音菩薩,亭子的前方有個窗子,倚窗而立,可見橋下的一泓溪水,如翡翠般在綠植中跳躍。廊中有座椅供人休息,廊外兩邊各有兩層雨披,猶如女子旗袍上的披肩,飄逸優雅,從正面看,又如鳥類展開的雙翅,時刻都有騰飛的欲動。瑞雲橋是安溪縣的稀有古橋之一,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宋,重建於明朝,原址在距現在的120米處。林榮林先生一邊向我們解說著,一邊含笑春風,彷彿自己的心願已姍姍來臨了。

  巍峨的面前荇山,狀似一隻胖墩墩的雞爪,溝壑間的蒼松翠柏,因雞爪的骨架而使綠植的顏色分離成了墨綠和翠綠,從山的最高處沿山腳下延伸,像一條一條的綠色山泉,叮叮噹噹,滔滔不息。山下的尚德樓,有別於圓形或方形的土樓,它一字排開,居高臨下,默默地望著山下的平原村莊,遙望著對面高聳的攢尖形的觀音山。

  尚德樓為當地李氏族人所建。牆體的底層由不規則的石頭壘砌,呈梯形狀,因年代久遠,石頭有些黝黑,石頭上白色的牆體有些斑駁,大門為條石砌成,條石的第四層處,由九塊微扇形的石塊挨擠成拱形,拱形上長方形的石頭刻有“尚德樓”,並註明土樓建造於道光巳酉年。邁進土樓,眼前是一個大大的方形天井,它悠然地沐浴著陽光,欣賞著四角天空的彩雲追月,為主人收納著大自然恩賜的雨水,在鵝卵石鋪就的地板上,沿著主人精心設定的涵洞蜿蜒流出。土樓為兩層建築,二樓牆體上小小的木窗,透露著主人的謹慎,木窗下有序地排列著幾處竹孔,木窗是用來探視土匪的行蹤,竹孔處則是射擊的最佳方位。土樓左右方前綴的兩個“碉堡”,室內的木板下設有暗室,據說是關押土匪的。主人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真是煞費苦心了。二樓的正廳處,排列著主人及後代的繁衍體系,“稀齡溢慶”的匾額,彰顯著主人曾經的榮耀。土樓的一樓,有序地擺放著一些農具,訴說著歷史的流逝,科技的日新月異。土樓的前方是壘砌的一片水泥平地,中間留有一個半月形的田地,種植著一畦畦的鐵觀音茶,原來,它是由原來的池塘填埋而來的,這個類似文廟泮池的池塘,想必寄寓著主人美好的期望,如今,舊貌換新顏,是有點可惜了。

  我們的汽車穿梭於進德村的大街小巷,嶄新的高樓周圍,瓜棚果架依偎呢喃,稻穀豐收在望,溪流歡歌,鳥語啁啾。土地、溪流、漫山遍野的綠樹,舒緩了燥熱的氣流,微風陣陣,我們竟如進入避暑山莊,把城市鋼筋水泥叢林瀰漫的熱浪拋於腦後了。

  進德村的大劇院堪稱傳奇,石基是用全村所有的墓碑石砌成的;田頭埔(進德舊街)的幾間平屋店面,幾乎失去了往昔的商貿盛景,舊街下方的林氏宗祠,背靠著青山,默默地立在綠色的草坪上,與大劇院、舊街成為進德村金色的三角形樞紐地段,與面前荇山下的尚德樓遙遙相望。

  當越來越多的作家、攝影師走入進德村,用他們的筆觸和圖像,向人們揭開進德村的嬌羞面紗時,林榮林先生笑了,他雙手合手,他說他的心願實現了,雖然其間很辛苦,但他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從箭竹到進德,從含羞淺笑到落落大方,箭竹以它的長青不敗和堅韌,以它正直高潔的秉性,攜帶著林先生錦囊裡的心願,從大山深處款款走來,它正一步一步地驚艷著世人,鄉村振興,箭竹長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