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香港仔: 公屋政策僵化規劃失當亟需改革

2022年10月19日 00:0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0月19日 00:06

  公屋是香港不少基層市民安身立命之所,但學者研究卻發現,政府過於着重房屋供應,忽視了現有制度錯配及低效情況,令不少居民需要長途跋涉跨區上班,交通費用過高、時間過長,導致社會效益大損失。政府進行任何調遷或安置行動均應考慮住戶的就業及經濟活動,並考慮設立公屋單位交換制度,進一步善用公屋單位。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於其發表的《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中提及,目前香港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市區,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數據顯示,66%職位在市區,但位於市區的公屋單位數量僅佔48%,而居於市區的家庭約有25%沒有從事經濟活動,足見沒有考慮居民的經濟活動範圍的公屋錯配,大大影響及減少了社會的生產力。

  其實,公屋錯配影響的不止是生產力。長途跋涉跨區上班,交通費用和時間大增,令生活百上加斤,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大減,則無暇關懷子女成長,容易衍生各種青少年問題。不必要的跨區交通,也會衍生環保污染、能源浪費和車位不足等連帶問題。而且容易令當區的就業機會與人力資源不匹配而衍生就業錯配,產生“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現象,間接令區內公屋依靠綜援過活的人口趨升。

  歸根究柢,造成這些情況的主因包括公屋政策僵化和規劃失當。港大經管學院於報告內建議編配公屋應考慮住戶的經濟活動,針對的正是未能靈活因應不同情況作出安排的政策僵化,例如未能提供接近工作地點調遷機制選項等。規劃失當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包括天水圍和東涌。天水圍一度被稱作悲情城市,衍生了眾多社會問題,主因是沒有像過去開發沙田和屯門等區時一併為區內就業劃出配套。至於東涌,按理鄰近機場有不少商場、酒店和博覽場館就業機會,但每天仍有大量居民需要長途跋涉跨區上班,外區則有不少人湧入東涌工作,造成人力和時間浪費,生活幸福感下降。

  習近平於昨日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他在今年視察香港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也勉勵香港特區政府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期待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周三發表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能拿出更果敢的魄力,破除過往公屋政策和工作上的陳舊藩籬,增強基層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