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付玉成:中國呼喚企業家

2022年11月03日 00:4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1月03日 00:40

  市場呼喚企業,經濟活動呼喚企業,民生呼喚企業,對外合作呼喚企業,有企業就得有企業家,有企業家就得有市場規則,企業需需在商言商。

  中國呼喚企業家是因為中國缺乏企業家。江山是打下來的,將軍是打出來的,任命不能替代奮鬥,企業管理者不一定就是企業家!

  我講中國缺少企業家,會得罪一大批人,而且會惹起眾怒,但我還是想講,因為這是現實,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首先中國的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國企和央企,在這兩類企業中,黨政一把手甚至董事會成員都是政府任命的,而且還有套著什麼部級,局級,處級,科級之說,這不是企業應該的設置,企業高管也不是企業作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熱衷於做政客,都是想著自己進步向上爬,處級拍局級的馬屁,局級拍部級的馬級屁,部級在上層找背景。我有個年輕時候的同事,本來是在企業工作,非給自己規劃了個國家副總理的目標,可見人們對官位的渴望和膜拜。企業的頭兒們也都是三幾年換個職位,有些調到政府任職,更多的是企業間交換任職。屁股還沒有座熱,崗位又換了,哪會知道企業深層次的問題,如此蒸饅頭般一茬一茬的換人,企業管理怎麼能夠深入?您也可能會問,沒有企業家,為什麼企業運行都很好?這可是體系的威力,就像一部運轉良好的機器,各部件協調配合已經十分默契以後,操作手根本就不用太操心,企業也是這樣,業務單元是運轉穩定的,管理者換誰都行,我當年在海外機構工作時,總部領導走馬燈式的換,可機構運營是正常的,因為領導的眼光一般都向上,較少有人真正關心基層工作。再說基層有指標壓著,大家都在玩命地幹,也用不著大領導操心,很多時候領導幫忙其實是越幫越忙,基本都是領導忙升官,基層忙幹事。所以,做到領導職位後只需要不偏離核心,個人能力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更多的是維護人際關係。這是我們數十年來嚴格體系建設的成果,世界各國無人能及。這種體系的力量使得從頂層到草根的聯動非常迅速有效,這次防疫抗疫的舉國體制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這種體制中,個人都是無足輕重的,業績也可以有不同解讀。大環境把央企和國企變成了一部傻瓜相機,按按快門人人都可以拍照,應對市場也就是遵循上級的要求,搞活經濟一定要先搞政治經濟!

  壟斷化的經營,本來就沒有太多的作為空間,要素永遠也打不過系統,這種體繫在非完全市場經濟環境中運轉是十分有效的,但真正進入到完全市場經濟就不一定靈光了,就如我們干國際工程的,在國內是基建狂魔,可一出國就不行成了,因為國內有現成體系,分包商,供應商一應俱全,沒有錢還墊資幹活,而到了國外就不一樣了,需要真刀真槍的幹,而且我們還是弱勢群體,資源不青睞咱們,不會打槍就顯得力不從心。

  第二,一體兩面,體系太強不利於發揮主觀能動性,如果體系僵化那就更是制約思維的發展。模塊化的經營不利於產生企業家,這一點從央企國企部分高管異動到民企的失敗體驗就足以能夠說明,此外,還可以從體制內高管沒有成功的體制外創業經歷得到印證。

  第三,為什麼中國企業管理者都喜歡向上提撥做官呢?因為中國是崇尚官本位的,當官就有權利而非責任,所以俗稱父母官,官越大,資源分配能力越大,這和市場經濟是相悖而行的。

  第四,有些民營企業是從小做起來的,本來是挺好的,可是一旦企業做起來了,企業經營者可能又變成了政客,被要求進步了,甚至直接掛職某部門了,所以民企中一種傾向,那就是捐錢進政協,我認識一位房地產發家的私企老闆,他很羨慕央企領導調任政府大員,說自己寧願出兩個億換個省長當當,這樣可以光宗耀祖。

  說到私企,其實多數都是政策的產物,改革開放成就一批,房地產就造一批,膽子大而抓住了機會成就了一批。這些人雖然仍在國內吸金,但相當部分已經擁有海外身份。他們感謝改革開放,但害怕共同富裕,基本都有兩手準備。這些人樹立了中國學習成績好的給學習成績差的打工的典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小學中學文化程度,但卻擁有大學MBA學位。這與中國的教育導向是直接相關的,聽說有大學老師公開把賺錢本領定義為成功的準備,鼓勵學生說如果在三十歲之間還沒有賺到幾千萬,那他的人生是失敗的。所以,有錢是可以拿學位的,尤其是曾經風靡一時的企業工商管理專業,我認識多位民企老闆都擁有知名大學的MBA或EMBA,但實際文化程度很低,人也很粗俗,論文是找人捉筆的,學分是別人代修的。

  當然,中國也有那麼幾個真正的企業家,如任正飛,曹德望等,他們實業興國,踏實經營,不炒政治,不搞投機,但這樣的人確實很少,而那些排位在前的輪流作莊的首富們,大家你剛唱罷我登場,輪番興衰,紅火一陣,有些是投機成功,有些是包裝上市致富,還有些索性通過虛假廣告,鑽政策的空子明搶明騙。他們根本就談不上企業家。可惜了,中國之大,企業家太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