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汪義生:「祖國和平統一是海外僑胞最大的心願」 ——喜讀菲律賓和統會成立20週年紀念特刊

2022年11月09日 23:1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1月09日 23:15

  前些天,收到董拔萃先生惠寄的一本大部頭書——《為了祖國完全統一——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0週年紀念特刊》(以下簡稱特刊)。我手頭有一些類似的紀念冊,如同鄉會、同學會、社團、企業的週年慶典紀念冊,相比之下,菲律賓朋友製作的這本特刊是尋常紀念冊無法比擬的,530多頁的篇幅,大16開本,足有五六斤重,捧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覺很有份量。

  二十年堅守不尋常

  歲月靜靜地流淌,如同巴石河的波濤,如同馬尼拉灣的潮起潮落,不知不覺間20年過去了。翻開特刊拜讀,我看到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于2001年,該會同仁年復一年地埋頭苦幹,傾情奉獻,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特刊開篇是賀信、賀詞,祝賀單位級別甚高,有中國駐菲律賓大使、中國統促會秘書處、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中國僑聯等機構。接下來是和統會當下的第八九屆職員介紹。然後,按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自第一屆至第八、九屆的領導班子構成及所舉辦的許多重要活動。2001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它是中國共產黨100週年華誕,又是辛亥革命110週年慶典。特刊最後壓軸部分是“祝賀中共建黨百年”和“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兩個欄目。在這兩個欄目裡,編者以大量圖文資料和剪報,濃縮了百年歷史,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共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創建的輝煌成就,以及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賢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建樹的豐功偉業。

  書名“為了祖國完全統一”開宗明義,讀者看到,這正是對菲律賓和統會辦會宗旨的高度概括 ,也是各屆和統會舉辦的每一項活動的主題。

  菲律賓和統會創會會長蔡友鐵在致辭中說得好:“和統會的二十年,是菲律賓僑胞愛國力量不斷凝聚和奮進的二十年,是促統成就顯著的20年。”特刊的每一頁畫面,都精心編排,賞心悅目。厚厚的一本大書,圖文並茂,單是圖片,就有近千幅,這些圖片把稍縱即逝的閃光的瞬間定格下來,化作歷史記憶,永遠留存下來。特刊中穿插了大量的文字和剪報資料,記載了菲律賓和統會在二十年間為了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崇高的使命成員做的大量工作,所付出的辛勞。其中,有數以百計的各類研討會、論壇,發表的聲明、宣言,有各種參觀考察活動。文章題材有“反獨促統”論文、通訊、報道,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菲律賓和統會舉辦的一些大型會議頗具影響力,如2018年5月菲律賓和統會舉辦第六屆中國和平統一亞洲壇,2019年6月菲律賓和統會在馬尼拉舉辦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 。

  從2001年到2021年,這是極不尋常的二十年,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期間,台海形勢複雜多變,風雲變幻,撲朔迷離。拜讀特刊,我再再想到清代文士鄭板橋的一首名作《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深感,無論風向如何變化不定,菲律賓和統會同仁一顆期盼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赤誠之心永遠不變!

  齊心協力 薪火相傳

  菲律賓和統會是一個非盈利大型組織,其成員來自菲律賓社會各行各業,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崇高目標自覺自願走到了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展活動時,大家召之即來,紛紛放下手頭繁忙的工作,再大的生意也顧不上打理了。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非常感人的。每一屆菲律賓和統會都有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每一屆和統會都設會長、名譽會長,還有眾多指導員,帶領全體同仁開展工作。歷屆菲律賓和統會領導班子上下攜手,齊心協力,共襄盛舉。屆滿時,按章程選出新一屆的領導班子,二十年來會務工作井然有序,規範運行,薪火相傳,蒸蒸日上。得道多助,和統會在菲律賓社會各界中美譽度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隊伍不斷壯大。

  每一屆菲律賓和統會都能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舉辦各種有亮點,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活動。“走出去”,“請進來”,是歷屆菲律賓和統會採用的有效的工作方式。“走出去”是指組團到中國大陸、台灣和世界各地出席各種“反獨促統”會議,參觀考察,溝通交流。“請進來”是指請世界各地致力于“反獨促統”的朋友前來菲律賓,參觀與會、現場考察,交流經驗,指導工作。通過廣泛交往,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凝心聚力,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我注意到,各屆和統會還舉辦了一些有意義的相關文化活動。例如,2002年4月,和統會與菲律賓華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全菲華裔大中學校學生以“中國和平統一”為主題的作文比賽。2016年10月,和統會與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中國僑聯共同舉辦孫中山與華僑圖片展等。通過這些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華僑華人共同參與“反獨促統”事業。

  特刊的製作者是用心用情在編輯這本紀念冊。我以前也參與過校友會、同鄉會成立週年紀念冊的編輯,深知這項工作難度很大。在製作時,由于時間相隔久遠,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做出來的紀念冊普遍存在重要的人物照片缺失,只能設個空框寫上名字,重要的活動照片模糊不清或遺漏,很難避免整體編排凌亂、不成體系等不足之處。菲律賓朋友做的這部特刊堪稱完美無憾:重要人物的相片無一缺失,全書近千幅照片均清晰可辨,在整體編排上,井井有條,可謂一絲不苟,文字上連個錯別字都看不到。特刊的主編董拔萃乃菲律賓聯合日報總編。有這樣的專業人士統攬編務,無怪乎特刊製作得如此精良。當然,這與該會成立以來重視資料的收集保存是分不開的。我想,和統會如此認真地制做這本特刊,並不是僅僅把它作為一本紀念冊,而是借此總結經驗,溫故知新,繼往開來。

  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根

  筆者退休前在大學任教,潛心研究海外華僑文學,在北京大學總編出版的《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文學藝術卷)》任副主編,結識了不少菲律賓華文作家。2010年5月,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我與華宜、何思遠二位上海致公黨同仁赴菲,邀請菲律賓中國洪門致公黨同仁來上海參觀世博會。此後,我又多次應邀來菲參加菲律賓中國洪門致公黨中呂宋、武六干、宿務等基層組織的慶典活動,結識了很多菲華朋友。在與菲華朋友的交談中,我深切感受到他們對祖(籍)國血濃于水的家國情懷,因為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根。

  拜讀特刊,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我高興地看到,菲律賓和統會中活躍著很多自己熟悉的菲律賓朋友,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菲華老僑領和菲華作家朋友。特刊編委會中的陳本顯、張昭和、林志謙、董拔萃、王勇等著名菲律賓僑領、作家,筆者訪菲時都曾拜見過,有的在他們2010年來上海參觀世博會時曾接待過他們。在特刊內頁,我看到的老朋友、老僑領就更多了,如曾任菲律賓洪門聯合總會理事長的佘明汀前輩,曾在馬尼拉盛情款待過我。我在特刊的熱心獻捐和統會會所芳名錄中看到陳本顯、曾鐵鋒、佘明汀、胡文炳等熟悉的菲華僑領的玉照。

  2010年6月,陳本顯先生作為中國政府邀請的貴賓來上海參觀世博會。我們幾位上海致公黨同仁去他下榻的酒店拜訪,有過一次愉快的長談。陳本顯興致盎然地談起他對上海世博會的驚艷,對祖國一派繁榮景象的欣慰。談及台海局勢,陳本顯說: “祖國和平統一是海外僑胞最大的心願”。時隔十多年了,陳本顯先生的這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2010年5月,我在參加菲律賓洪門致公黨中呂宋支部換屆慶典時遇見胡文炳先生,我們聊得很投緣。本來說好上海致公黨同仁要在他來參觀世博會時在上海為他接風洗塵,萬萬沒想到他不久因病突然駕鶴西去。我為胡文炳先生英年早逝痛惜不已,不然他一定會在菲律賓和統會中發揮很大作用。

  特刊收入了2001年菲律賓和統會創會宣言,二十年過去了,我發現這份宣言中的每一句話都沒有過時。宣言中寫道:“‘反獨促統’,最終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我們堅信,只要海峽兩岸同胞和全世界華人堅持不懈地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和平解決中國統一的問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掩卷之後,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我深感:菲律賓和統會不是一個孤立的社團,她成為連接千千萬萬菲律賓華僑華人的紐帶。從特刊中可以看到,在廣大菲律賓僑胞中已經形成一股澎湃的力量,使我對祖國和平統一的願景充滿了憧憬。

  (作者為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