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賀彥豪: 母親為兒子贈書

2022年12月26日 22:1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2月26日 22:12

  書籍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階梯。對於讀書、愛書、藏書的人,這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不可多得無價之寶。

  前不久,我在華夏知青網上看到一則贈書啟示:現有一書免費贈予熱愛文學的知識青年,只要來電、來信告訴你的詳細通訊地址、姓名和手機、電話號碼即可,收到書不必回復。見書如會友。過後我很快地把個人的資料傳過去。一晃月餘,其實這件事我早已忘記了。

  一天早上郵遞員送來一件包裹,打開一看,是一本劉小江作品紀念集《永遠熱愛生活》的書。棕色封面:遠方的大地上,幾頭牛馱著剛剛收割的莊稼準備回家;橙黃的天空下,站著一位叉著腰而身材魁梧的身影;日近黃昏,草原的帳篷早就點亮閃閃燈火……雖看不到他的臉龐,但從他的背後來看,肯定是個當年北京知青。翻開書的編後語,一排醒目的文字一直痛叩心扉:小江離開他熱愛的世界有十年了。

  ……他自幼聰明,喜好圖書,家中的書櫃是他發現的最早的圖書館。……1967年,十六歲的小江前往內蒙古邊境插隊。……1977年,小江調到北京宣武電機廠做鉗工。以後他就邊工作,邊進行自學和寫作。……2000年8月27日,在北京北太平橋的地下通道,遭遇連環殺手的棒擊,經搶救無效身亡。十年過去,沉痛依舊。2010年,母親劉若琴為兒子出版遺著,又為兒子把書贈送給永遠熱愛生活的人。由此可見,創作總根於愛。楊朱無書。永恆的文字魅力勝過於對逝者的懷念。

  在當今寫作難、出書更難的趨勢下,年邁的母親能夠為了圓兒子的文學夢,出書不遺餘力,讓我們感受到命運帶來厄運的時候,唯有信念能使你慰安和堅持。在這個物慾橫流、追名逐利的社會,母親能夠拋棄所有的痛苦,為了完成兒子的遺願,贈書不惜代價,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的心是孩子的教室。在世態炎涼、人情世故的時代環境中,母親能夠衝破世俗的觀念和偏見,讓我們感受到母親優秀的品質,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的,激揚的文字,真摯的情感,心靈的吶喊,人性的展現,真善美與假醜惡的碰撞……所有文學作品給人們留下的不僅是一筆精神財富,而且是一部時代的頌歌。

  當然,讀到一本好書,猶如九年寒窗磨利劍,一朝金榜顯威名的快意。“書猶藥也”它可以解除心中的鬱積,可以給精神上強身健體,也可以讓人看到未來和光明。有的人“活著為了讀書,讀書為了活著”。然而,對於那些癡書如命的人,古遠清教授說道:人生苦短,只能在生命的空間上開拓。每個人只有1條命,但“貓有9條命”。他也有9條命:一條命用來買書,一條命用來讀書,一條命又一條命用來編書,一條命用來旅遊,一條命用來打官司,一條命用來交友,以書交友,以文會友。……書就是命,命即是書。他的命條條都與書有關,淘書、讀書、編書等等。“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他說;書籍使生命得以延續。一旦有一天,人的肉體沒有了,但書仍存在,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人的精神還在。這就是文學創作不死的生命,有如貓一樣的9條生命。

  羅曼•羅蘭說,任何作家都需要為自己築造一個心理的單間。書房是文人遠航的巨輪,迎著多少風浪在碼字的汪洋大海中游弋……但它又像一盞閃爍的燈火,在思想的迷途中照亮茫茫暗夜。如今有多少文人為著書立說而努力勤奮 ,莫言諾貝爾獎打破了中國百年文學夢,

  由此讓人想到文學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