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李秀恒:港須作好準備迎赴港上市潮

2022年12月29日 22:2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2月29日 22:23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沙特阿拉伯展開國事訪問,與多位阿拉伯國家的領袖會面,並於沙特簽訂了近300億美元的協議。即使在訪問結束之後,中沙之間的未來合作空間依然在國際上被廣泛關注及討論。

  巨企赴港上市現曙光

  早前於10月下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訪問巴林及沙特阿拉伯,期間透露港交所正與沙特阿美接觸,並表示願意為該公司提供來港上市的協助。事實上,在沙特阿美正式上市之前,美國、香港、日本及英國等地的交易所都尋求這家世界上探明儲量最大的石油公司到當地上市,最終公司選擇在當地的利雅德證券交易所上市,合共募資294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IPO項目。目前該公司以約2.136萬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僅次於蘋果的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司。

  而今,當中沙關係隨著未來深度合作而更為穩固,若能爭取沙特阿美來港二次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對該公司及港交所來講都有得益。回顧香港回歸以來的港股集資規模發展,上市公司數量從不足600家攀升至約2600家,而港交所自2009年起至今13年中,有七年高踞全球IPO集資金額榜首,多次打破IPO集資紀錄。作為亞洲區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香港吸引著來自全球的投資者,當中受惠於一國兩制之下的種種便利安排,亦包括中國內地的投資者。

  沙特阿美有帶頭作用

  若沙特阿美這種大型企業能夠來港上市,對於全球範圍內需要在美國及歐洲之外實現多元化融資渠道的企業,都有示範性的作用。大型企業赴港上市,在短期內未必能對香港股市有“立竿見影”的利好,而且對整體股市結構,尤其是舊有經濟產業有一定衝擊,但就長遠而言,將會帶動市場規模、股票估值及流動性的提升。

  畢竟,相對於一級市場的繁榮,港股的二級市場仍面臨著流動性不足的缺陷。尤其在目前全球進入加息週期的大環境之下,香港雖然跟進美國加息,但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頻率及幅度尚未算是“暴力”,與美息差致使游資進一步流出香港,流動性不足導致港股估值偏低,投資者亦較難享受到流動性溢價。雖然這種情況將會隨著內地經濟景氣好轉而改善,但長遠來看港股仍須努力增加市場的活躍度。

  流動性不足窒礙規模

  目前,港股在市場流動性方面的評分為76.4%,雖然顯著高於2019年,但相對於美國納斯達克及紐交所相加所得的109%,仍然大幅落後。而其中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由於涉及高頻交易對流動性有直接影響,港股與美股相比更是差異懸殊。2021年,ETF約佔美國股票交易總額的四分之一,而港股方面則只有4%。

  若要改善這一狀態,一來需要簡化交易程序,加強電子交易基建的搭建,為不同等級的投資者、機構提供快捷、有效、實時的平台;二來則要想辦法降低交易成本,例如降低實時數據查詢費用、交易費用等成本以推高轉手率;三來則需加強ETF買賣活動的效率,吸引更為活躍交投的做市商、高頻交易員、量化基金等。

  若從長遠來看,香港還是有過人之處,在金融服務配套方面優勢明顯,尤其是“深港通”、“滬港通”等為香港吸引了不少內地投資者。雖然在早前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新加坡超越香港排名第三,引發了廣泛憂慮,擔心“紐倫港”從此不可逆轉地變成“紐倫坡”,但新加坡的金融市場規模及流動性都不及香港,更無法享有國家賦予的“一國兩制”優勢。香港要做的,就是不斷創造更完善且便利的投資環境,定能保持自身優勢。(作者為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