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施文志: 簡介浩青詩選《音》

2023年01月12日 23:5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1月12日 23:59

/
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的【心誌叢書】系列已經出版:之1:李泉山《山澗泉聲》。之2:鍾藝《朗園·千島·神州》。之3:施文志著、施華謹菲譯、Marne L.Kilates英譯《解放童年》中菲英三語詩集。之4::王仲煌《拈花微笑》。之5:蔡介川《八連孩子的心聲。之6:老油條《笑罵江湖》。之7:莊紫棟《寸草心》。之8:蘇榮超《遺失》。之9:劉少宏《人海百態》。之10:老油條《塵緣蒼茫》。之11:南山鶴詩選、陳默詩選。之12:施文志詩集《是我》。之13:施華謹翻譯《詩在千島上》中菲雙語詩集。之14:鍾藝《歲月記憶》。之15:吳梓瑜《岷灣絮語》。之16:醺人《譯諸子百家》。之17:阿占詩文集《雲淡風輕》。之18:弄潮兒小詩三百首。之19:小鈞詩集《想想》。之20:浩青詩選《音》。
        莊金耀先生在《心誌叢書序》說:
菲華文藝開始萌芽於菲律濱華人社會形成初期。《公理報》在其正式出版那年的十一月開始設有副刊後,隨後,相繼創辦的華文報都設有副刊,因此,推進了菲華文藝迅速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前,有許多熱愛寫作的青年人,投稿到各華文報副刊去發表。抗戰勝利後,文藝社有如雨後春筍,菲華文藝相當活躍,持續了近三十年。馬可斯總統實行軍事統治,各華文報刊被迫停刊,因而菲華文藝活動冬眠了十多年。   
        馬可斯總統在一九八一年解除軍統,《世界日報》創刊,設有文藝副刊,吹起文藝春耕的號角。隨後,《聯合日報》和《菲華時報》也跟上,菲華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了。一九八六年二月,人民革命成功,柯莉‧亞謹諾總統恢復民主政制,新聞出版恢復自由。菲華文藝的活動,一片欣欣向榮。當時的《聯合日報》、《菲華時報》、《世界日報》及《商報》,都為菲華文藝活動的蓬勃發展,發揮促進作用。這些報刊分別提供園地及版位,讓各文藝團體及眾多寫作人士發表他們的作品。《商報》的“大眾論壇”是廣受歡迎與珍愛的園地,隨後,《世界日報》開闢了“大小廣場”副刊,擁有廣大讀者。
        幾十年來,菲華文壇先後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作家,各文藝社、各報社,各基金會及作者個人,曾先後出版了數以百計的作家選集或個人文集,流行於世,使菲華文壇呈現一片頗繁榮的景象。這對弘揚中華文化,及提高菲華社會的生活素質,都有積極的作用。 
        莊茂榮基金會是為紀念先嚴茂榮公而設立的,先嚴生於清光緒末年,早歲在家鄉上過幾年書塾,受過中華文化的薰陶。十來歲南渡菲島,在先祖汪勝公和同鄉族人合夥之永和珍糖餅店工作。戰後家族事業有所發展,先嚴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創協裕紙業公司,經營紙料。至今已六十多年,仍然健康地營運,由第三代負責管理,第四代已經參加工作。他一生勤儉,敬業樂業,大公無私,克己待人。事業漸趨穩固後,他熱心公益事業,對宗族事務尤其熱衷,經常為族人排難解紛,深受族親擁戴,曾任菲律濱錦繡莊氏宗親總會理事長。 
        一九五九年,在家兄杰樹的倡議下,先嚴邀集友人合創立高紙業公司,擔任董事長。我於一九六一年九月自香港來菲,翌年四月開始在公司學習工作。因為股東眾多,人事複雜,經歷許多波折,幾番改組,至七六年秋,公司業務開始由我負責主持。四十年來,兢兢業業,艱苦拚搏,在諸同事及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穩步成長,立高集團成為菲律濱市場主要的紙品供應商之一。這都是在先嚴辛苦創建的事業基礎發展起來的,在先嚴逝世三十週年的今天,更感念他一生對家族輝煌的貢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是詩聖杜甫的名言。誠然,寫作人長期的精神勞動,若能把自己的力作結集成書,乃是他們的夙願。有感於此,此番莊茂榮基金會出版《心誌叢書》系列,意在讓具有菲華特色的文學作品得以結集傳世,為菲華作家的心血結晶略盡棉力。我們認為這項工作有益社會,富有意義,何樂而不為。
        菲華專欄作者洪範在其專欄【人間對白】談到浩青的詩作品:
        《古典了現代詩》:浩青的詩,現代而古典,他早期的詩作品:《洪秀全》
        每天晨起    端坐
        粧枱之前
        癡望鬆亂的長髮
        梳亦無奈
        編亦無奈
        男兒何曾如許?
        輕曳一下
        辮子已及門檻
        再跨一步
        又不是家園

        莽原本無門
        心中自有門
        一擊楫
        血髮驀然齊飛
        劍已出鞘
        淚已出瞳
        何必向我需索什麼?
        頭顱    給予
        瑩瑩的骸骨
        在歷史的眼裡
        是一卷經藏的書
        是一幅古樸的畫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靈魂人物,而野史比歷史更傳奇,詩人從現代觀點與角度來看這位悲劇人物,歷史向他需索什麼?頭顱?給予!多麼的瀟灑!
        被收錄在菲華詩卷《玫瑰與坦克》的《音》:
        古樸的琵琶
        朝壁上一掛
        塵埃蓋上
        蜘蛛絲就織成錦囊

        弦不斷
        (這是沉重的悲痛)
        被風撚過
        南音商羽
        竟彈出生疏的交響曲的調兒
        誰也辨不出
        它是琵琶還是結他了

        直到今天
        屋漏把塵埃滴成淚痕
        我才發現
        在它彎弓的脊背上
        鐫著鄉音兩字
        臺灣女詩人張香華的推介:“浩青的詩中的琵琶,代表鄉音,吉他則象徵他鄉的音樂,希望若干年後,琵琶和吉他混合演奏,不分音調……”詩人浩青對鄉音的感懷也有《二胡之傷》:
        我漫步在王彬街
        南音漫入我的心田
        而二胡
        卻拉裂我五十年前的舊傷

        趕緊到中藥店
        買一帖藥膏
        貼上

        能否痊癒
        淹留昔時歡
        浩青在《夢迴古城》詩中運用更多的古典意象:赤腳印上蓮花、飛天樂伎展翅、古鐘聲聲叩問、怕碰到千年客居的釋迦牟尼、經書夾來十八羅漢、敲木魚輕唱焚音……。
        浩青的詩作不多,卻精品不少,他近幾年來寫的風格,從現代而古典,從古典而樸實。讀他的近作《災》:
        風流血
        染給心
        痛
        詩不分長短,三兩行的詩,能有更多聯想。看他寫《父親的床》:
        白晝
        是一個櫃台
        晚上
        是一張床
        父親
        從唐山帶來的夢
        在上面酣睡
        再讀他寫《母親的路》:
        呂宋的路越走越近
        父親的身影卻越近越遠
        拐個彎
        但見一方頑石
        於是
        母親索性把路捲起
        扛在肩上
        而去

        浩青詩選《音》,由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出版,編輯:莊茂榮基金會編輯小組,封面設計:施文志,設計排版:蔡友銘。收錄詩作99首,附錄5篇文章。
        浩青在《自序》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從報攤買了一份剛出版不久的世界日報,打開一看,有文藝副刊,因而激起我對詩的愛好,漏夜寫了一首詩,寄到報社,不久就發表在副刊上。
        接下來,我陸陸續續寫了幾首詩,並因此結識詩人雲鶴及一群文友,繼而組織“新潮文藝社”及“新潮”月刊。
        自上世紀七十二年軍統以來而塵封十餘年的菲華文藝開始復甦。一些以前的文藝團體紛紛復出,如“耕園”、“辛墾”等等。  
        而詩人莊垂明主有的“茶座”天天文人雲集,品茗論詩;詩人月曲了的“50/50”更是詩友尋找靈感的好去處。每當華燈初上,王彬街的大排檔就有一群群文人同好在那裡持酒論道。文風之鼎盛,一時之最。我也時有參與其盛。
        當年,我也嘗試把詩稿投到中國的詩刊。如“音”一詩就是刊登在一九八五年二月的“星星”詩刊上。次年又以“琵琶”收入台灣女詩人張香華主編的“玫瑰與坦克”。詩人施文志為“香港文學”組稿,錄有我的詩。此外,雲鶴主編的“穠”、“稔”;“千島詩社”的“千島世紀詩選”及年度詩選等均收有我的詩作。但因種種原因,早期的詩稿都遣失。而本詩集大多是近期的作品,及施文志詩友提供他的收集。
   “一首待焚的詩”、“老爹”、“父親的床”三首詩雖然是寫真實的我的父親,但也是早期千千萬萬老華僑經營的雜貨店(菜啊店)為生的縮影。
        感謝菲律賓莊茂榮基金會為本人出版浩青詩選《音》。
       行文至此,謹抄我的筆記的幾句話作為結尾:
        是對詩的執著
        讓我駕著這葉孤舟
        在商海上航行了數十年的同時還在繼續
        雖沒有贏得掌聲
        卻有孤芳自賞的喜悅和快感
        作者簡介:浩青:本名王仁謙,祖籍福建省晉江市杏田村。其詩作散見于大陸、香港、臺灣及菲律賓的報刊雜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