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豆豆:憂與思

2024年01月22日 22:5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1月22日 22:53

  這兩年,菲律濱慈濟在慈善方面有一個方向的轉變,就是在“安心就學”方面加大力度,把以前只在馬尼拉的助學生擴展到全菲各地。不同於以前的方案,慈濟將逐漸減少中小學助學生的名額,而專注在大學生的資助。這幾年,慈濟與一些公立大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這些大學生畢業之後,不少人可以自強自立,照顧好自己的家庭。

  鑒於在華校有華人血統的貧寒學生不至於流失,慈濟還是在就讀華文學校的貧寒學生中抽選助學生。對於所有的助學生的家訪,是慈濟必需的流程。

  我曾經在負責助學生的師姐的分享中,得知有兩個就讀華文學校的姐妹花,雖然得到了慈濟的救助,卻由於中學畢業時還欠下學校的學雜費,而不能拿到成績單和畢業證書,無法上大學,只能輟學。

  新年伊始,我到慈濟園區參加岷東區茶會,在會務討論環節,聽到執行長楊師兄說慈濟已經從去年年底開始,在每個月的助學生人文課中,針對有華人血統的助學生加入學中文的課程。作為曾經學過教育,不滿18歲便走上講台的我,雖然移居菲律濱後,沒有把教書當成我的職業,由於對曾經的那一份職業的熱忱,我愉快地報名要當一名中文老師了。

  元月13日,亦萍,舜棉與我一大早便來到慈濟園區,細心的亦萍發現了匆匆離家的我沒帶上水壺,便從車上拿出了一瓶水給我。與此同時,我意外地獲得了亦萍自家院子栽的今年第一次收穫的兩個大芒果。我對芒果過敏,只有對每年亦萍送的珍貴的芒果具有免疫力,或許是真摯友情的原因吧!

  當天我們的訪視對象是兩個分別在中正學院與育仁中學就讀的九年級學生。

  陳同學應該是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華裔,家有四個兄弟姐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成為慈濟的助學生,可是在交談中,只能聽懂很簡單的福建閩南話,國語基本聽不懂,他能聽得懂與說的寥寥無幾的閩南話來自小時候與阿嬤生活在一起的一段時間。令我心痛的是他們家兄弟姐妹四個人到目前為止,歷年來欠下學校將近70萬的學費。其中兩個已經中學畢業的欠的學費有40萬,因而不能拿到畢業證書,打算幫想讀醫科的大姐付欠款的醫生舅舅還沒辦法籌到錢,日子卻已經過去了快三年。

  交談中,我們問家長,既然交不起學費,為什麼還要進華文學校讀書?家長的回答是:因為是華人,想讀華語,才進華文學校。

  丁同學是一個純菲律濱人,因為喜歡中文,在家長的支持下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轉入育仁中學讀書,五年級成為慈濟的助學生,當年慈濟幫忙醫治的連體雙胞胎姐妹也在育仁中學讀書,是她學習的榜樣。在完全沒有家庭華文背景的條件下,丁同學的學業成績優秀,可以與我們用國語進行溝通。

  訪視歸來,我的心情憂喜參半。鮮有幾次參加華人社團的就職典禮,只要有看到商總理事長施東方博士參加的場合,都看到他在極力地強調華人在家裡要說閩南話。對此,我深有同感,作為曾經的教育工作者,我從來在家裡只與我的孩子們說閩南話,吃中餐,教她們懂得中國人的傳統,即使當時她們的國語說得一塌糊塗,而現在長大後的她們,懂得了國語的重要,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自然不在話下了。

  學生交不起學費,卻讓他們年年報名進學校讀書,我看到了中正學院的仁慈,學生畢業證書的扣留,我理解學校的無奈。元月15日,在慈濟志業園區咖啡屋參加慈濟的一個公益會議,有幸認識中正的一個校友,他當即打電話給院長,院長讓我把有關學生的情況資料給這位中正校友。會議結束後,臨分別時,我才知道這位中正校友竟是大名鼎鼎的許俊榮先生。

  我不禁陷入沉思:N年後,富麗堂皇的“中國文化宮”建成之後,背後的角落裡從各個華文學校畢業,卻拿不到畢業證書的名單卻越來越長,上不起華校的流失生越來越多。一邊是錢淹腳目,一邊卻仰天長嘯,兩相對應,悲欣交集。(01/21/202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