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李榮美:中企車廠重創台灣供應鏈

2024年04月01日 23:3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01日 23:37

  在我與朋友的交談中,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告訴我說,如今的時間過得飛般快,轉眼之間,一年又漂浮地過去了,無影也無蹤。新的一年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新的龍年是否會變成龍虎爭霸的結局,世界商場如戰場,務要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但是很多事情並不能使我們變得稱心如意,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希望新年能帶來新的希望,新的福運,以及新的挑戰。

  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英明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的領導之下,最近經濟的發展不退反進的奇蹟,當受全球高通膨及美中貿易制裁影響,中國今年多數出口產品都較去年呈現二位數的衰退。相對之下,汽車成為少數逆勢成長的品項,不論燃油車或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等主力自主品牌汽車,都採低價格策略,大力傾銷海外,預估今年汽車出口可望挑戰五百萬輛,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一出口大國。

  不論是外銷或是內銷,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今年都有驚人的斬獲。關鍵正在於比亞迪,長城,廣汽車等車廠,早就積極往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及台灣皆在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作一個比較有系統的研究,我在財訊週刊取得一些數字的材料,我們菲律濱的國際刊物是比較少,所報導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花邊新聞。

  我們可以從新能源的有關資料做一個明朗化的比較。

  一、佈置新局:中國低價奏效,出口超越日本。

  我們中國國內的市場,中國所自主品牌不僅車型開發速度與平款數量都遠高於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日產,廣汽豐田等一線中的中外合資車廠,且車價更明顯低於合資車廠。再加上,中國政府發出多項購置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刺激民眾採購新車的意願,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有超過八成的市場,都是中國自主牌所把持,打破過去中國汽車市場由歐,美,日,德,韓,中等車廠六分天下的格局。

  二、新招:加速擴大市占,車廠趕造滾裝船。

  中國以低價策略快速拉占比率,在英國,上汽MG4電動車也只要英鎊二、六萬元,而比同級車福斯ID-3便宜百份之十八,今年前五個月更一舉超越福斯ID-3與特斯拉MODEL 3,帶動上半年MG在歐洲銷售達十一點五萬輛。年增高達百份之一百四十三,上汽集團更藉此奪下中國汽車出口的冠軍企業。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全球運載汽車的滾裝船共七百多艘,中國還不到一百艘。但為了讓汽車大量出口,比亞迪,廣汽等業者,甚至和中國航商合作,積極下單運載汽車的滾裝船,藉以提升運力,就是要持續提升全球市占率。

  中國除了主宰電動車市場之外,關鍵的電池全球市占率更達百份之六十三,全球首十家電池廠,中國佔六家。

  三、功力:台灣零組件廠面臨中國搶單。

  台灣不少業者,如英利,IKY,廣華KY,江中,江興鍛,智伸科學等,他們的主要客戶則是中國一汽,大眾,上海大眾,東方日產等合資車廠。在疫情前,當時中國車市銷量前十大,合資車廠佔七成,使台灣相關零件廠獲利均表現不錯。然而,這些台廠今年營運明顯受中國自主品牌崛起,營運相當疲弱。

  四、衝擊:台廠獲利衰退,英利罕見虧損。

  至於客戶比重,八成集中在合資車廠的英利,其前三名大客戶為一汽大眾,北京奔馳,與DOLVO,過去一汽大眾是中國新車銷量的前二名,但今年銷量明顯被比亞迪超越,也導致英利今年前三季出現罕見的虧損。

  雖然目前中國電動車產量蓬勃發展,但其產業結構乃有隱憂,除了少數幾家,大部份規模都還太少,深怕會受外來大資本家的衝擊,這才是真正的致命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