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莊勇:從悼亡友到談華教工作

2024年04月24日 22:5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24日 22:57

  日前在華文報章的社團版看到老朋友SZ君不幸往生的消息,心裡面感到很難受;他今年才剛60歲,正當年富力壯的年華,算是英年早逝,深感惋惜。SZ君是筆者中學時代認識的朋友,雖然就讀不同學校,但是大家同是從香港移民來菲,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所以說話很投機,彼此之間漸漸成為熟悉的好友。

  大學畢業後,SZ君一直在餐飲界服務,因為該行業的從業員規定週末、週日和假日都必須上班,休假被安排在工作日,彼此的作息日子顛倒的緣故,我們就很少見面;不過偶爾還是有通過手機聯繫,直至年前本國爆發疫情,我們才斷了通訊。沒想到自那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能夠聯繫了!

  童年玩伴QYS君跟SZ君是同學,筆者於是通過微信告訴前者這個不幸的消息。他獲悉噩耗後非常難過,說對方是他中學時代最要好的同學,幾乎每天都打電話找他聊天,中學畢業後因各奔前程而久未謀面,想不到竟然永別,真是令人無限唏噓。

  筆者跟QYS君都是SZ君的好朋友,不過本欄目的主題並非悼念後者;言歸正傳,今天筆者主要是要跟大家分享自己跟QYS君對在菲從事華教工作的一些看法。或許大家會感到百思不得其解,老朋友往生和華教工作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何以會混為一談呢?

  這主要是因為SZ君的不幸離世都引起我們百感交集,除了對SZ君表示惋惜以外,也對人生無常感到無奈,更是對世事的滄桑和變遷有所感歎。追憶SZ君之後,我們又把話題轉到上一個世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點點滴滴往事,其中提及了幾位久無音訊的老朋友。

  這些老朋友當年都跟我們十分要好,他們都是我們在環球日報服務時的舊同事,由於幾十年沒有見面,我們都沒有關於他們的訊息。其間QYS君談到了H君,此君非常優秀,在報社工作表現良好,翻譯技能一流,在學校品學兼優,對父母又孝順,是一位大有作為的青年才俊,當年大家都認為他今後必定前途無量。

  他大學畢業後在大岷區一所中等規模的華校任教;那天當我們提起這件事,QYS君認為他是大材小用,替他感到可惜。QYS君是認為H君的學習成績優越,又在名牌大學畢業,畢業後卻在華校從事教學工作,未免大材小用,很是可惜。

  按照常理,若非勢利眼的人,應該會認為男人教書除了收入比較低以外,並沒有什麼不好。不少人還認為,教師除了是一份正當的職業以外,還能教書育人、作育英才,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未來棟樑,是一份無比神聖的工作。

  筆者本身也是華文教師出身,起初也有同樣的想法,可是經過在社會一段時間的親身經歷,才覺得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在利益關係之下,理想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華文教師在住在國肩負起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偉大使命,任重道遠,固然令人敬仰和欽佩;然而,面前的現實是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物質社會,每天都得應付沉重的生活擔子,男人若是一家之主,更要扛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不能不為柴米油鹽操心;不為五斗米折腰!

  近年來的確有不少華人家庭的子弟,大學就讀教育學系,可是其中不少人並非真心情立志要當一名老師,而是因為家庭環境欠佳,就讀華文教育繫條件優越,所以才會選擇教育系,惟他們學成畢業後,在遵照跟學校簽訂的合約於華校服務五年後,就立馬跳槽轉行。這些人有的是另謀高就;有的則是棄教從商,不少人轉行後,都有很出色的成就。

  這是因為華文教師每月緊靠那一份微不足道的薪資,很難應對日常生活上的需求。雖說華社不少團體和僑領都倡議應大力提昇華文教師的待遇,可是幾十年過去了,眼看著一個個退休華校教師,甚至是校長和主任的淒涼晚景,又怎能怪這些青年教師未能堅持到底呢?

  特別是從事華教工作的男老師,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未能跟自己心儀的對象有情人終成眷屬。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女方家長看不起他們的教師身份。華社有不少團體和僑領都表示要推動尊師重道的風氣,但是說歸說,他們當中不少人自己寶貝女兒的交往對像如果是教師,無論工作表現如何優越,人品有多高尚,本身定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和阻止。

  從事華教工作不是不好,而是待遇太差,那些優秀青年若是從商或者從事其他工作,必定都會有很好的出路,要是他們選擇的是教學工作,那實在是大材小用,對他們而言未免太可惜了。換句話說,有問題的不是華教工作本身,而是這個畸形社會的反常現象。

  有關方面即使每年教師節都大力表揚華文教師,並向他他們贈送高額獎勵金,以及舉辦再多的尊師重道活動,都是無濟於事,因為這只是表面功夫,對他們的實際福祉並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唯有能保證華文教師每月的薪資,都足以應付得了生活上的開銷,以及退休後的晚景能獲得保障,還有一輩子都能夠高枕無憂,才能讓青少年人放心地認真從事華教工作。

  4/23/24(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