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唐永泉:我的文學之路

2024年08月01日 23:1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8月01日 23:18

  小時候,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旮旯裡,世代農耕,遠離學校,翻山越嶺,讀書艱辛,孤陋寡聞,不知文學是什麼?作家為何物?

  只跟著老師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走在彎彎的小路上,我的嘴裡經常哼著,念著,恐怕別人沒聽到,或者聽不清楚;後來,讀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我更讀得神采飛揚,手舞足蹈,有點飄飄然;讀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看到老家後山上的楓樹,看看河邊的垂柳,望著天空中輕盈翻飛的燕子,我的思緒把自然界的神奇和春天的美好聯繫在一起,我的腦海裡顯現出一幅幅神奇美妙的圖畫……

  後來,我想著應該自己寫點什麼,記敘一些美好的事物,表達我內心的想法,展現自然的花花草草,抒發我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想法很可愛,但是,真要下筆寫,變成文字,變成像書上那樣的優美文段,卻很“骨感”,總感覺像狗咬刺蝟——無從下手。又放棄了,不寫了。過了些時候,又想再寫,寫了幾句,自己偷偷地看,不成,丟掉。如此反覆,終是沒有寫出“像樣”的文字來。

  但是,我沒有放棄夢想,我喜歡讀書,喜歡摘抄,喜歡思考。我繼續努力,繼續塗鴉。

  有一次,我寫了一篇小作文,經過多次修改,反覆抄寫,自以為得意。我信心滿滿,不敢讓同學知道,偷偷地買了一張4分的郵票和一個1分錢的普通信封,趁著沒有人看到,寫上江蘇省的一家作文出版社的地址,默默地投入到村部供銷社旁邊的郵政信箱裡,迅速地離開。接下來就是默默地等待,內心歡歡喜喜的等待。幻想著:有一天,我的文章發表了,哈哈,家人高興,全校轟動,山區沸騰,啊!我成為世界上最幸福最幸運的人。

  可是,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我的文章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天真了。有夢想,有寫作的衝動,但是讀書少,閱歷淺,積累薄,沉澱不夠,不能產生“質的飛躍”。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寫不出像樣的文字、語段。

  1985年4月1日,《泉州晚報》創刊號推出,如春燕展翅,飛入尋常百姓家。在當時我讀書的農村學校,閱覽室裡,每天都有“前一日”的《泉州晚報》,我看得津津有味,如如癡如醉,從新聞到專刊,到副刊,每篇都看。有時,連廣告也不放過。我想著有一天能在《泉州晚報》上看我的名字,那是多麼的光榮啊。

  在泉州這座文化古城,“滿街皆是聖人”,700多萬人口,文章要登上《泉州晚報》並非易事。不說有陳志澤、蔡芳本、陳國華等全國知名的大牌作家,還有專職記者、通訊員在日夜采寫稿件,更有全國各地的優秀來稿,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文學愛好者也在默默地耕耘,辛勤地勞作著。

  我決定先從簡單的消息、通訊入手,開始漫漫的寫作之路。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剛從泉州師專畢業,精力充沛,血氣方剛。我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吳奮勇,我們利用業餘時間,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進村入戶,採訪咨詢,做好筆記,回來寫稿,忙得不亦樂乎。我們收集家鄉的好人好事、捐資助學、公益事業、鄉村建設等新聞素材,給《泉州晚報》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泉州晚報》上。雖然辛苦,但是收穫著快樂。我還參加了一期《泉州晚報》特約通訊員培訓,得過一次“優秀特約通訊員”獎。

  可能是新聞報道的影響有點兒大了吧,我們還遭來一些“非議”。有一次,我報道一篇學校提倡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消息,食堂改革管理制度,“估計一個學期全校師生共可節約糧食1391公斤”,引起一場不小的反響,食堂的工友竟然要找我拿“節約出來的米”,我差點兒賠不起了。呵呵。吳奮勇報道了一篇鄉鎮《新華書店》沒有按時開放,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影響讀者的閱讀和購買圖書等情況,遭來管理人員的怒懟。真是文化惹的禍啊。

  我的處女作《尋覓愛人》是蔡芳本編輯給發表在《泉州晚報》週末增刊的(1993.3.20),週末增刊是當時泉州的一張文化名片,知名度很高,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大街小巷,機關市井,爭相傳閱,洛陽紙貴。有一段時間,讀者還可以單獨購買《週末增刊》的。《尋覓愛人》寫我年近三十,尋尋覓覓,得不到真愛,父母和爺爺奶奶逼著我四處求愛,到處相親,卻“冷冷清清、淒淒慘慘”。寫出我艱難曲折的求愛之路和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我把自己追求過的人和拒絕過我的人,都“曝光”在文章裡。這下整個校園轟動了,消息迅速傳出圍牆,傳遍山城,大家議論紛紛,指指點點,對號入座。說我追求過誰,被誰拒絕了。其實,文章裡的人物都被我改造了、加工了、昇華了。畢竟,文學來源於生活,而高之於生活。其中的真相,只有我們當事人心知肚明,他們這些“局外人”只是臆測、胡猜、瞎猜。哈哈。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之所在。

  我是2000年12月25日聖誕節,加入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的,編號是352。我向當時泉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陳志澤先生提出申請,他作為我申請的介紹人,批准我加入協會,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支持。陳志澤先生接受我的邀請,特地來我校給文學社開了一節關於《文學與人生》的講座,陳老師以自身的成長經歷和寫作之路為例,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和同學一起探討了文學與閱讀、青春與理想、文學與人生等相關話題,給山區學校的學生送來一場文學盛宴,同學們洗耳聆聽,興奮不已,原來,山外的世界多麼精彩,詩和遠方多麼的唯美。

  那個階段,我陸續寫了許多關於母愛親情、童年紀事、鄉村旅遊、鄉土風物等散文在《泉州晚報》發表。母愛親情是人類最深厚、最樸實、最真摯的感情,“兒行千里母擔憂”。在父母的眼中,無論你身居何職,無論你貧窮富貴,父母總希望你平安快樂!孝敬父母,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我母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默默無聞,每天過著平凡的日子,照顧著一個二級智力殘疾的婦女的日常生活,這種無私的愛深深地影響著我,我拿起筆抒寫,投給《泉州晚報》,很快就發表了。我還寫了我老婆、父親、爺爺奶奶、孩子等家庭成員親情的散文,2015年收集整理這些文章,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愛的聲音》。這本書得到我以前教過的學生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慷慨相助,我把文集贈送給全校師生2000本,深受學校領導和社會人士的讚譽和好評。

  2016年11月,我加入福建省作家協會,編號2119。2018年,結集出版《愛的港灣》,主要寫親情愛心、感恩尚德、山水風光、美麗鄉村等內容,贈送給全校師生2500本,得到師生的熱烈反響。2024年正在準備出版《心靈之旅》,主要包括美麗鄉村、鄉愁記憶、情感日記、平凡人生、朝花夕拾、行走遊記等內容。

  我將繼續努力,披荊斬棘,行走我的文學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