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劉先衛:1982,馬雲與他的三次高考

2025年06月24日 23:1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6月24日 23:16

  1982年的夏天,蟬鳴在杭州的梧桐樹上叫得正歡,18歲的馬雲攥著北京大學的報考志願表,在斑駁的日光下寫下自己的名字。教室裡此起彼伏的翻書聲裡,沒人相信這個數學成績常年在及格線徘徊的少年,敢把中國最高學府填在志願欄首位。

  高考那天下著濛濛細雨,馬雲盯著數學試卷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冷汗浸透了襯衫後背。當監考老師收走答題卡時,他連一道完整的題都沒做完。放榜那天,數學1分的成績像一記重錘砸在心頭。他攥著成績單站在西湖邊,看遊船劃破平靜的水面,突然覺得未來也像這漣漪般破碎。

  求職的挫敗接踵而至。馬雲和表弟站在賓館大堂,西裝革履的老闆掃了他們一眼,目光在馬雲清瘦的臉上停留片刻,便搖頭拒絕。“我們需要形象好的服務生。”這句話像根刺扎進心裡。最後,他托關係找到給出版社送書的工作。每天騎著二八自行車穿梭在杭城街巷,捆紮得整整齊齊的書本壓彎了車梁,也壓彎了少年的脊樑。

  轉折發生在某個悶熱的傍晚。馬雲在書店角落發現路遙的《人生》,書頁間高加林的故事讓他徹夜難眠。“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這句話在他腦海裡反覆迴響。月光透過破舊的窗欞灑在枕邊,他下定決心:再試一次。

  19歲的馬雲重新坐進補習班。白天送書,晚上挑燈苦讀,稿紙上寫滿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第二次高考時,他的手心依然冒汗,但比上次多了幾分從容。當19分的數學成績公佈,馬雲沒有氣餒,反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1800% 的進步,是他努力的證明。

  第三次高考前的三個月,馬雲制定了獨特的戰術。他把10個最基礎的數學公式刻進腦海,反覆推演如何套用。考試那天,他像個謹慎的戰士,將每個題目拆解重組,把公式嚴絲合縫地嵌入其中。79分的數學成績,是命運對堅持者的獎賞。

  然而,總分距本科線仍差5分。就在馬雲準備接受杭州師範專科錄取通知書時,命運再次露出微笑。當年杭師大英語系首次升為本科,招生人數未滿。校領導看著馬雲近乎滿分的英語成績,做出了改變他人生的決定—— 破格錄取。

  1984年的秋天,馬雲背著行囊走進杭州師範學院。教學樓前的銀杏葉剛剛泛黃,他仰頭望著湛藍的天空,突然想起《人生》裡的另一句話:“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滿意,但我們要熱情地活下去。” 這個曾經數學考1分的少年,終於用堅持鋪就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