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華人新聞

海外华媒感受中华圣湖高原明珠魅力

2024年08月27日 17:1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8月27日 17:10

  本报青海共和县专电:由国务院侨办、青海省侨办组织海外华文媒体採访团相聚“大美青海”,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媒代表抵达共和县的青海湖采访。

  青海湖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离省会西宁约150公里。湖面面积达4540.98平方公里,海拔3196.69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达29米,湖水容积高达899.2亿立方米。青海湖东西长约106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呈椭圆形,湖岸线全长约360公里,气势恢宏。自1994年起,青海湖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它不仅是中国最大湖泊,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地,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价值

  青海湖流域总面积29661平方公里,涵盖海西、海北和海南三个州,涉及天峻县、刚察县、海晏县、共和县等3州4县26个乡镇126个行政村,人口约8万。青海湖流域不仅是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还是水气循环的关键通道,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流域内保留了极高的原生态,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高达98.72%,是我国少数仍然保持完整的水循环和水生态过程的区域之一。

  这里拥有独特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链,形成了典型、系统、原真且完整的生态系统。青海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269属759种,其中种子植物占主导。流域内还生长着众多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如星叶草等。同时,青海湖流域也是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极度濒危的普氏原羚,它们的数量从2001年的300余只增加到如今的3400余只。青海湖流域也是鸟类的乐园,共有288种鸟类,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鸟类13种和国家II级保护鸟类48种。

  青海湖鱼类资源也非常独特,青海湖裸鲤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流域,是维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近年来,通过封湖育鱼等措施,青海湖裸鲤资源得以逐步恢复,2023年其资源蕴藏量已达到12.03万吨,成功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青海湖的生态保护

  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水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特别是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也为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在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并启动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系统,形成了纵向一体、横向到边的巡护体系,实现了对重点生态保护对象和重点区域的全面监测。与此同时,青海湖的科技支撑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成立了中科院青海湖综合观测研究站,联合开展水生态环境、水位变化趋势等重大课题研究,为青海湖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持。

  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

  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是青海湖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青海湖国家公园在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国家公园内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得到了有效统筹,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方发展诉求,科学划定了拟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范围,并制定了详细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措施。通过生态管护、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等站点的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机会。

  青海湖的未来展望

  青海湖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围绕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展开。2024年,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将继续深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完善规划体系,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同时,将继续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协作,确保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青海湖不仅是中国最大湖泊,更是生态保护的典范。在未来的发展中,青海湖将继续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典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