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僑團動態

李嘉洛慨捐貳佰萬人民幣 賡續父志助建閩南隴西堂

2025年05月09日 23:41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5月09日 23:41

圖片說明:
    圖片說明: 1.李嘉洛鄉僑(前排中)返鄉謁祖與鄉親合影于隴西堂 2.鄉親們夾道歡迎。 5.李嘉洛(右二)祭拜李氏先祖。20250427.jpg 3.在迎賓大道前合影。 4.參觀隴西堂祖宇。 5.李嘉洛(右二)祭拜李氏先祖。 6.閩南隴西堂實景。 7.省市政府立碑表彰李祖蔭鄉賢。 8.在祖蔭亭前合影 。 9.座談敘鄉情。 10.鄉心一瓣寄遙思。

  菲律濱晉江市池店鎮聯鄉總會暨總商會訊:  華 裔歸鄉尋祖脈,鉅資興建隴西堂。四月二十七日,本會永遠名譽會長李嘉洛鄉賢,專程返鄉謁祖,蒞臨易址重建的閩南隴西堂,慨捐人民幣貳佰萬元,用于襄助閩南隴西堂樓宇、閩南李氏宗親聯誼總會的後續建設。這是他賡續其父李祖蔭鄉賢二十三年前即2002年春慨捐五十萬人民幣開創閩南隴西堂之後的又一善舉。兩代人敬宗懷祖、敦親睦族、奉獻公益、造福桑梓的義舉,在家鄉廣受讚譽,傳為佳話。

  “隴西”是李姓的郡望,隴西堂是李姓的重要堂號。在閩南地區,李氏宗親大多認為自己的祖先源自隴西郡。閩南隴西堂承載著李氏族人對祖先的追思和對隴西李氏文化的傳承,是李氏家族的精神象徵。始建于2002年春的“閩南隴西堂”,至2011年,由于城市規劃需要,無奈只能整體易址重建,經過海內外閩南李氏宗親同心協力、群策群力,終于完成重建計畫,並興建配套的綜合辦公樓。現今,碧瓦飛甍,樑畫棟,堂皇壯觀。其內豎立李氏先祖伯陽公老子、唐高祖淵公和五山君懷公三尊金身雕塑,供閩南李氏裔孫瞻仰祭拜。

  飲水思源,家鄉親人特別懷念已故的旅菲鄉僑李祖蔭 (1934-2003年) 鄉賢。祖蔭先賢率先慨捐五十萬人民幣,興建閩南隴西堂。祖蔭先賢是閩南隴西堂創始人。李祖蔭先賢,作為晉江池店旅菲僑領,出生于菲,已是第三代華裔,卻秉承家訓,不忘故土。尤其念念不忘興學助教,在晉江二中、池店中學、池店中心小學、池店中心幼兒園內都可以看到東貴樓、“祖蔭樓”。還先後捐資修建祠堂、村路,池店村綜合市場。他對家鄉幼教事業情有獨鍾。1994年起相繼建成新園捨雨座。此外,他還贊助池店老人會福利基金,在池店村及族內建立教育基金會,開展獎教獎學活動。他捐資累計超過壹千萬元人民幣。福建省、泉州市多次頒授獎匾、獎章,在晉江二中和池店中心幼兒園為其樹碑表彰。

  李嘉洛鄉賢儘管商旅倥傯,此番回鄉謁祖,踏著先父為家鄉興辦公益事業的足跡,先後探訪晉江二中、池店中學、池店中心小學、池店中心幼兒園、祖蔭農貿市場等。所到之處,均受到家鄉父老鄉親的夾道歡迎、握手寒暄。這是溯源之旅,回歸心靈之旅。從諸多鄉親臉上洋溢的笑靨和感激之情,讀懂了鄉情之真摯與濃烈。

  李嘉洛鄉賢,曾多次隨父親返鄉祭祖、訪親問友,祖地的風土人情給他烙上深刻印記。多年來,李嘉洛鄉賢接力父親之遺願,已捐資家鄉教育超過500萬人民幣,這份愛心,承載著他對家鄉下一代成長為互聯網、AI人工智能時代弄潮者的殷切期望。家鄉的未來和希望,在青少年身上。

  這次李嘉洛鄉賢為隴西堂慨捐鉅資,意義非凡。因為隴西堂是閩南李氏宗親進行祭祖、聯誼、文化交流,傳承和弘揚李氏文化、開展公益事業、團結李氏宗親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李氏家族在閩南地區的繁衍發展,反映了閩南地區的歷史文化變遷和家族傳承的脈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