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菲國要聞

菲人今年首8個月被騙1.5億

2023年09月18日 23:39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9月18日 23:39

  本報訊: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於9月18日表示,2023年1月至8月,菲律濱人因詐騙至少損失了1.55億披索。

  在銀行、金融機構和貨幣委員會就打擊金融詐騙法案舉行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報告了詐騙手法。

  其中最常見的騙局是在線銷售詐騙,共接到3600起投訴,涉及金額6880萬披索。

  其他常見的詐騙包括投資詐騙、提款機詐騙、網絡釣魚、電話詐騙或語音釣魚以及就業詐騙。

  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承認,雖然舉報詐騙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積極,但由於難以識別詐騙者,有些案件無法向法庭提起訴訟。

  在向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提出的8609起投訴中,只有133起案件被移交起訴,574起案件仍在調查中。

  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組長赫爾尼亞表示,經追踪,一些金融賬戶是以假名註冊的。

  赫爾尼亞說:“因為菲國警的調查將會查到銀行。我們將獲取銀行資訊,我們需要一份網絡搜索令。在GCash和其他電子錢包方面,當他們向我們披露信息時,身份似乎是虛構的。如果它們是虛構的,我們無法對這些人提起訴訟。我們需要知道帳戶的擁有者,因為錢是流向帳戶的擁有者。”

  菲國警—反網絡犯罪組還對金融機構向消費者提供無需親自到場的在線開設銀行賬戶的服務表示擔憂。

  赫爾尼亞說:“銀行開戶現已可在線進行,系統效率不是很高,沒有算法可以識別本人身份⋯⋯可以上傳虛構文件。”

  對於菲央行來說,金融機構應遵守“了解你的客戶”政策,這是在開戶時建立和驗證客戶身份的標準。

  菲央行高級助理行長卡普禮提醒金融機構,如果因違反該政策而使客戶成功開設虛假賬戶,他們可能要承擔責任。

  卡普禮補充說,當需要調查某些銀行賬戶時,《數據隱私法》會阻礙調查。

  菲央行正在推動《打擊金融詐騙法案》,以制定“更具體的刑法”,通過社會工程解決金融欺詐問題。

  卡普禮表示,打擊金融詐騙法案可以解決《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空白。

  委員會主席參議員維惹強調需要建立一個懲罰詐騙者的監管框架。

  維惹表示:“菲律濱有潛力成為經濟強國,我們不能因為網絡欺詐而失去對我們金融機構的信任,從而損害這一潛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