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施文志:「吃在王彬」3

2022年05月18日 23:1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5月18日 23:16

  五十年代華僑社會有“節約運動”,繼後的菲華社會何嘗沒有推行過“節約運動”?可是“運動”還是運不動!可能比五十年代的華僑社會更加奢侈!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日的華僑週刊第二卷,商報著名記者韋華的特寫《國萃之一:食在王彬》。

  【食的手段】:節約運動如今是被僑界咬緊牙關忍心地忘卻了,在這裡在稍促有關當局注意之餘,還是繼續我們的王彬街的吃的藝術。用五指抓飯吃,雖然菲人小部份還繼續循襲祖先遺教,但在高度中西文化沖洗下的岷尼拉,用手指進食將被目為野蠻。菲人們現在都採用美國的匙與叉,華僑自然還是襲用筷子的居多。因為這裡是中西文化交流得相當複雜的地方,所以除了有許多混血兒之外,有些人的言語行動和思想,也染上了異國的風情。從前我們譏笑菲人與菲人之間,不講打家鹿而講英語,認為這是美國殖民教育的成功和菲人先天缺少民族觀念的原因。但是現在華僑與華僑之間,亦已有以對講英語為榮的人。這班人有的固然純因崇拜英語的旋律的悅耳,但有的卻純因自己的中國語已講不通,是個所謂“番仔憨”了。這也許是中西文化交流下的一道混雜濁流,但現在還是講在這交流下的吃的手段。菲律賓朋友在其他場合盡管以匙與叉進食,但在有中國菜的場合中,他們現在已有大部份人喜用我們的筷子,並且認為這是光榮的事情,另方面當我們看見菲人採用我們的筷子時,我們的優越感登時油然產生。而現在,華人不會使用筷子的人也越來越多,在中西餐桌上亦以使用匙叉為快。這該是宣揚國萃者,在宣揚我國吃的藝術之際,忽略了筷子此小節。

  【朱門酒肉臭】:如今問題是筷子失傳者事小,宣揚國萃以提高國民身份與地位事大。華僑在赴畢大宴席之後,應該可見到大批“別有風度”的僑胞們,排列於酒肆菜館門沿,伸出手掌聲聲向你們祝福吧。如果我們是吃飽了飯,該可明白他們正在空著肚子,而適才大宴席上卻有許許多多的山珍海味均因饜食而被遺棄。這些別有風度的同僑的清化問題,至今還是華僑社會的一個嚴重的懸案,有人認為他們衣著襤褸,有損觀瞻,是提高國民身份聲中之一大阻礙。姑且按下低層階級的問題,先看看高層階級,是否也有阻礙於提高國民身份與地位的行為。高層階級廣設華宴,大擺場面,是在促進僑社的進步嗎?一個菲律賓朋友以他的觀點很坦白地說:“不!你們廣設華宴和大擺場面告訴我們說,華僑是富有的,為了要與我們打起一個公巴例的關係,願意花金錢宴客送禮,動不動還個別送款孝敬。這等等只叫我們認識華僑花錢的慷慨,莫怪我們一部份人總會想出莫些事端向你們挖錢。可不是嗎?這樣的一個一擊即應的搖錢樹,傻子才不懂來搖它……。”菲律賓朋友不是已有多人能運用我們的筷子嗎?如今,他們將更加努力於“用中國人的筷子食中國人的菜”的工作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