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馬忠 :呼喚清遠生態詩歌的新書寫

2022年08月30日 23:4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08月30日 23:40

  日前,中國詩歌學會作出《關於命名廣東省清遠市“中國生態詩歌之城”的決定》,將清遠命名為首個“中國生態詩歌之城”。這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慶賀之餘,我們是不是應該捫心自問:清遠生態詩歌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放在今天國內外關注於生態文學的尺度下重新打量,是否需要進行更加嚴格的甄別?在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和後現代,是否還能值得當地以及其他地域後起的生態寫作者借鑒?清遠生態詩歌經驗中的哪些部分,在當下嶺南詩歌或中國詩歌創作中得到了繼承和弘揚?清遠生態詩歌整體發展態勢應該如何評估? 

  最近,有學者撰文說,“清遠生態文學起步早,領先全國”。人貴有自知之明。作為清遠人,我看了之後覺得臉紅。為什麼?因為實際情況是清遠除了生態詩歌,目前暫時還未見到生態散文和生態小說等其他生態文學,更不要說影響。如果以偏概全,我們哪能擔待得起啊。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完全可以把外界對我們的如此高的評價作為動力和目標,通過不懈努力來達到名副其實。這裏,我想從一個清遠文學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觀察者的角度,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提出來,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從清遠生態詩歌的現狀來看,成績背後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我簡單談兩點:一是團隊問題。二是創作問題。客觀地說,這些年來,通過舉辦生態詩歌研討會、筆會,編輯叢書,以及在媒體專欄、專輯推介,讓清遠生態詩歌逐漸有了一點名聲,也不能諱言,清遠生態詩歌至今仍然是以華海的“獨唱團”為主,雖然也不斷有參與者加入創作行列,但這些新手由於缺乏對生態詩歌的認識,以及明確的理論自覺性,多為“客串”,偶爾寫,應景寫,隨機性很強,屬於被動寫作。正因如此,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寫的還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生態詩歌。相應的,也就帶來了生態詩歌寫作的諸多問題。粗略歸納,主要有三: 

  其一,遠離生態現場,缺少生態常識和知識更新,僅憑藉書齋經驗和網路搜索到的生態碎片就構成其書寫素材,取巧地貼上“生態”的標籤。其二,一味追求文學性,缺少深層的哲學思考,只是簡單地從古籍中尋找“偏方”,在生態詩歌中過分傳達“虛靜”“無為”“不爭”的價值觀。其三,混淆概念,誤導他人,不少寫作者把生態詩歌與以自然山水為審美和表現對象的風景詩等同起來,而且類型和麵相十分單一,差別不大。如何對症施治這些問題至關重要,決定著清遠生態詩歌的未來。

  另外,相對穩定的代表詩人,在生態理念與文學追求方面實現了很好的結合,創作數量較多,應該說,他們確實把清遠生態詩歌寫作推向了極致。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各自的某些問題,比如:不管在主題上還是手法上,顯得相對重複,沒有很好地實現對個人的突破與創新,等等。一以貫之的清遠生態詩歌,勢必面臨困境。

  新時代,新生態,呼喚新書寫,清遠詩人必須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回到詩歌回到文學,以嶄新的視野重新認識生態,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回歸自然回歸城市,深入探討與腳下的土地的互動關係,表達對鄉村振興和美麗中國的暢想,尋求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困境,突破瓶頸,使生態寫作煥發出新光彩新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