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林鴻東: 風獅爺的起源(二)

2022年11月15日 22:43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1月15日 22:43

  二、關於福建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習俗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葉濤先生認為泰山石敢當由石敢當發展而來。葉濤先生指出:“文獻記載最早的石敢當實物,是宋代出土的唐代石敢當。宋人王象之的《輿地紀勝》、明代黃仲昭的《八閩通志》、以及後來的《莆田縣志》等,都記述了宋代慶歷年間福建省蒲田縣出土唐代大歷五年石敢當石銘一事”。具體文獻內容為,“慶歷四年,秘書丞張緯出宰蒲田,再新縣中堂,其基太高,不與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銘長五尺,闊亦如之。驗之無刊鏤痕,乃墨跡焉。其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唐大歷五年四月十日縣令鄭押字記。並有石符二枚具存”。葉濤還提到,現存最早的石敢當實物是位於福州於山頂碑廊的南宋紹興時期石敢當碑,碑文中寫著“奉佛弟子林進暉時維紹興載命工砌石路一條求資考妣生天界”。前述兩枚石敢當,除鎮煞功能外,一為祈福,二為修路紀功。從葉濤先生的研究得悉,無論是文獻中最早的石敢當實物,還是現存最早的石敢當實物,竟然都出現在福建,這意味著什麼?福建很可能是石敢當的故鄉!

  作為福建石敢當的典型代表,閩南石敢當一直都是我的重要關注對象。閩南石敢當的類型是極為豐富的。在田野調查中,我們可以發現,作為閩南厭勝文化的一種,石敢當文化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豐富多彩,這和閩南厭勝物的整體存在情況是一致的。之前,我曾在《論閩南文化區的巫術系統:信仰與厭勝》一文中寫道:“在閩南的民間社會中,民間信仰與厭勝文化是兩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觀察角度。然而,兩者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總體上,可以說同屬於一個整體的古老的巫術系統。而這個整體的古老的巫術系統,其邏輯的起點便是萬物有靈。萬物有靈,又稱泛靈論,是人類社會前宗教時代普遍存在的信仰方式。從這點看,閩南的傳統民間社會,一直都處於一種較為原始的巫術氛圍中。—— 這與我在采風時觀察到的大量古閩文化遺存是形成呼應的。”閩南石敢當的原始性、多元性、豐富性,體現在:一是有不寫石敢當字眼甚至只是單純一塊石頭的石敢當;二是石敢當的表面往往會組合其它的厭勝物文化,如獸頭(含虎面、獅面)、八卦、星宿、佛像、佛偈、道符及其它與辟邪鎮煞有關的厭勝圖案或文字,如李廣箭在此、麒麟在此等;三是石敢當的造型有的直接體現為其它厭勝物的造型,如風獅爺、塔形石敢當;四是出現有紀年有紀事的石敢當,如晉江圍頭的清代石敢當。(未完待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