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鍾藝: 李白的家世與遺跡 ——學史筆記

2022年11月21日 14:3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2年11月21日 14:37

  凡接受過中等華文教育的人,一定知道唐朝詩人李白的名字,緣由他的部分作品長期被收入海峽兩岸四地的教科書。每一位莘莘學子相信都曾背誦過《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以及《望廬山瀑》:“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和《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被譽為“謫仙人”和“詩仙”。其作品膾炙人口,流傳千古。

  是的,由古至今,已有太多的學者對李白的身世和作品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論述。筆者今日所談,只是根據昔日的學習筆記而予整理,言明在先:沒有甚麼新發現!當時,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日後方便對李白作品的欣賞。由於喜歡,在我的案頭一直擺著一部大陸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太白全集》(共三冊);甚至,興趣勃勃跑到四川省江油縣去瞻仰“李白故里”。

  李白,這位中國文壇上彪炳千古的大詩人,一千多年來,許許多多的學者對他的家世進行考證和研究,可惜始終未能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

  對於家世,李白本人在作品中有一些介紹,憾語焉不詳,令人費解。李白在《贈張相鎬》一詩中寫道:“家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正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由之,有人推測李白是“飛將軍”李廣的二十五代孫,屬於西漢李陵、北周李賢、隋朝李穆一系的後裔。李白對父親李客之介紹,總是禁莫諱深,老是以“尊者諱”為由大耍“太極”。

  李白的族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透露:“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珪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神龍之始,逃歸於蜀。”照此說,李白應為唐玄宗的族祖。然而,由始至終,未聞李白於公開場合或私底下提及。也許,李白怕唐玄宗生氣。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阿Q就因與趙太爺攀同宗,而挨了趙太爺一巴掌。

  還有一個疑問:李白出生在哪裏?

  據中國大陸學者荻生介紹: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大陸學術界曾展開過一場爭論。這次爭論是從1926年5月開始的。當時《晨報副刊》發表李宜琛的《李白底籍貫與生地》一文。作者沿襲清代學者王琦的說法,通過對李白生卒年月的考證,斷定“太白不生於四川,而生於被流放(竄)的地方。”九年後,陳寅烙也發表文章,表示“太白生於西域,不生於中國。”不過對具體的地點,看法各異。討論者有的認為“在碎葉”,另一批人認為“在咀邏私城”。1971年,大學者郭沫若在宏著《李白與杜甫》一書中,提出“(李白)生於中央亞細亞的碎葉城,其位置在今蘇聯哈薩克境內的托克馬克。”郭沫若的見解,獲得眾多的支持者。千禧年之後,又有人提出新意見,認為“生於條支,即今阿富汗中都一帶。”與“生於今新疆境內博斯騰湖畔的庫爾勒和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

  有史可查的,是“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李白隨家遷居四川綿州青蓮鄉,並定居於此。”這也是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的因由。唐時,在家修道,名為居士。

  今時今日,倘若來到四川省江油縣青蓮鎮(距成都157公里),我們可看見不少“李白故里”的遺跡。譬如:隴西院、粉竹樓、太白祠、李白衣冠墓、李白紀念館等。

  太白故里,在青蓮縣南約15公里的青蓮鄉。這裏古稱清廉壩,亦名漫波渡或蠻婆渡。因李白號清蓮居士,才將清廉壩改為青蓮鄉,亦為太白場,以資紀念。

  隴西院,在青蓮鄉南約一里許的天寶山麓,是李白的故宅舊址。因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奉安),故此院叫“隴西院”。隴西院是一座土紅色照壁的古建築。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建築係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建的,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6年)又增修了蒼頡、太白、文昌、地母四殿。太白殿內祀有李白塑像。“隴西院”有三道拱門,皆各刻有對聯,其中正門一聯是:“弟妹墓猶存,莫謂仙人空浪跡;藝文志可考,由來此地是故居。”

  在隴西院東北數百公尺處山腰,有一座高二公尺左右的圓形土丘,即李白妹圓月塚,墓建於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原碑已毀。現立碑是1963年修葺時重豎,碑文是:“唐李月圓之墓。”

  粉竹樓,位於太華山麓,距隴西院約一公里,為李白妹月圓故居。民間傳說:她和“閨蜜”張雪娥常住粉竹樓,每天梳洗後,將脂粉水從樓上潑在樓下竹叢,年長日久,竹子變成粉竹,故名粉竹樓。唐代粉竹樓早已不存,其後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重建,院內院外竹影婆娑,幽靜宜人。正門聯文云:“月冷江幹成勝跡,風來海表識高賢。”

  在粉竹樓後側不遠為“洗墨池”。相傳李白兄妹常在此洗涮筆硯,故名。池的上方有“洗墨池”三字,池水清澈,常年不涸。

  太白祠,位於隴西院南約一公里處,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紅牆大院,是後人為紀念李白而修建的。太白祠共兩院三殿,院前有銀桂兩株,枝葉繁茂,“李白故里”石碑樹立於庭園中。正殿有李白塑像,中殿為遊郵大廳,廳東西頭各有古碑一座。

  李白衣冠墓,在青蓮場的“名賢祠”內。是清治八年(公元1869年)縣令何愷堂興建的。李白於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葬於當地的龍山。後來在李白孫女的要求下,李白生前好友范倫的兒子范傳正把李白之墓遷至謝家青山之陽。墓原有之碑已廢。1963年修葺時垂立,碑書:“唐李白衣冠墓。”

  李白紀念館,位於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籌建,於1982年開館。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陳列室、珍藏室、李杜亭、望月亭、臨仙館、醉仙樓、曉雅齋、碑亭、清蓮池等。總建築面積達4000多平方公尺。太白堂內供李白坐像雕塑,兩側懸掛有魯迅、周恩來寫的李白詩詞及全國著名書畫家的字畫。

  紀念館北面是太白公園。以昌明河水和兩岸風光為紐帶,圍繞紀念館建成一座佔地六十多萬公尺的水鄉園林,體現了李白豪放飄逸的詩情意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