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施文志:《菲律賓·華文風》叢書

2023年03月15日 23:3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3月15日 23:30

  台灣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菲律賓·華文風》叢書,由台灣詩人作家楊宗翰策劃主編。《菲律賓·華文風》叢書系列1至21,一共出20本菲華詩人作家的書籍。1:許少滄著《椰城風雨》(長篇小說)。2:許少滄著《掌故王彬街》(短篇小說)。3:許少滄著《澎湃岷灣》(極短篇)。4:施穎洲洲等著《來中望所去,去中覓所來——謝馨詩作賞析》。5:謝馨著《禮物》(新詩)。6:王禮傅著《王禮傅心靈世界》(自傳)。7:雲鶴著《沒有貓的長巷》(新詩)。8:月曲了著《我的眼光是碎的》(新詩)。9:王仲煌著《漸變了臉色的夢》(新詩)。10:和權著《我忍不住大笑》(新詩)。11:陳若莉著《九華文集》(散文)。12:董君君著《油煙世界》(小說)。13:小華著《慈濟情緣》(散文)。14:莊維民著《島國情濃》(散文)。15:莊杰森著《杰開詩幕——小詩三百首》(新詩)。16莊杰森《森情寫意》(散文)。17:千島詩社同仁《千島世紀詩選》(新詩)。18施文志著《解放童年》(新詩)。19和權著《隱約的鳥聲》(新詩)。20秋笛著《記憶林——秋笛文集》(散文)。21:和權著《回音的詩》(新詩)。

  楊宗翰在《菲律賓·華文風》叢書的[主編序]:《在台灣閱讀菲華,讓菲華見台灣——出版《菲律賓·華文風》書系的歷史意義》序文:

  很難想像都到了二十世紀,台灣還是有許多人對東南亞幾近無知,更缺乏接近與理解的能。對台灣來說,“東南亞”三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麼?打抵不脫蕉風椰雨、廉價勞力、開朗熱情等等;但在這些刻板印象與(略帶貶意的)異國情調之外,台灣日還看得到什麼?說來慚愧,東南亞在台灣,還真的仿佛是一座座“看不見的城市”:多數台灣人都看得見遙遠的美國與歐洲;對東南亞鄰國的認識或知識卻極其貧乏。他們同樣對天母的白皮膚藍眼睛洋人充滿欽佩,卻說什麼都不願意跟星期天聖多福教堂的東南亞朋友打招呼。

  台灣對東南亞的陌生與無視,不僅止於日常生活,連文化交流部分亦然。二00九年台北國際書展大張旗鼓設了“泰國館”,以泰國做為本屆書展的主體。這下總算是“看見泰國”了吧?可惜,展場的實際情況卻諷刺地凸顯出台灣對泰國的所知有限與缺乏好奇。迄今為止,台灣完全沒有培養過專業的泰文翻譯人才。而國際書展中唯一出版的泰文小說,用的還是中國大陸的翻譯。試問:沒有本土的翻譯人才,要如何文化交流,台灣人又如何理解或親近東南亞文化?無須諱言,台灣對東南亞的認識這十幾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台灣對東南亞的理解,層次依然停留在外勞仲介與觀光旅遊——這就是多數台灣人所認識的“東南亞”。

  東南亞其實就在你我身邊,但沒人願意正視其存在。台灣人到國外旅遊,遇見裝滿中文招牌的唐人街便備感親切;但每逢假日,有誰願意去台北市中山北路靠圓山的“小菲律賓”或同路段靠台北車站一戴?一旦得面對身邊的東南亞,台灣人通常會選擇“拒絕看見”。拒絕看見他人的存在,也許暫時保衛了自己的純粹性,不過也同時拒絕了體驗異文化的契機。說到底,“拒絕看見”不過是過時的國族主義幽靈(就像曾經喊得震天價嚮,實則醜陋異常的“大福佬(沙文!)主義”),只會阻礙新世紀台灣人攬鏡面對真實的自己。過往人們常囿於身分的本質主義,忽略了各民族文化在歷史上多所交融之事實。如果我們一味強調獨特、純粹、傳統與認同,必然會越來越種族主義化,那又如何反對別人採用種族主義的方式來對付我們?與其矇眼“拒絕看見”,不如敞開心胸思考:跟台灣同樣擁有移民和後殖民經驗的東南亞諸國,難道不能讓我們學習到什麼嗎?台灣人刻板印象中的東南亞,究竟跟真實的東南亞距離多遠?而真實的東南亞,又跟同屬南島的台灣距地多近?

  台灣出版界在二00八年印行顧玉玲《我們》與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為本地讀者重新認識東南亞,跨出了遲來卻十分重要的一步。這兩本以在台灣外籍勞工生命情境為主題的著作,一本是感性報導文學,一本是理性的社會學分析,正好互相補足、對比參照。但東南亞當然不是只有輸出勞工,還有在地作家;東南亞各國除了有泰人菲人馬來人,也包含了老僑新僑甚至早已混血數代的華人。《菲律賓·華文風》這個書系,就是他們為自己過往的哀樂與榮辱,所留下的寶貴記錄。

  東南亞何其之大,為何只挑菲律賓?理由很簡單,菲律賓是離台灣最近的國家,這二、三十年來台灣讀者卻對菲華文學最感陌生(諷刺的是:菲律賓華文作家在一九八0年代前,一度以台灣作為主要發表園地)。(註一)。東南亞各國中,以馬來西亞的華文文學最矚目。光是旅居台灣的作家,就有陳鵬翔、張貴興、李永平、鍾怡雯、黃錦樹、張錦忠、林建國等等健筆;馬來西亞本地作家更是代有人才、各領風騷,隊伍整齊,好不熱鬧。以今日馬華文學在台出版品的質與良,實在已不宜再上是“邊緣”(筆者便曾撰文提議,《台灣文學史》撰述者應將旅台馬華作家作品載入史冊);但東南亞其他各國卻沒有這麼幸運,在台灣幾乎等沒有聲音。沒有聲音,是因為找不到出版渠道,讀者自然無緣欣賞。近年來台灣的文學出版雖已見衰頹但依舊可觀,恐怕很難想像“原來出版發行這麼困難”、“原來華文書店這麼稀少”以及“原來作者真的比讀者還多”——以上所述,皆為東南亞各國華文圈之實況或是這群作家的創作未臻圓熟、技巧尚待磨練,但請記得:一位用心的作家,應該那跟讀者互動中取得進步。有高水準的讀者,更能激勵出高水準的作家。讓我們從《菲律賓·華文風》這個書系開始,在台灣閱讀菲華文學的過去與未來,也讓菲華作家看見台灣讀者的存在。(註一):台灣跟菲律賓之間最早的文藝因緣,當屬一九六0年代學校暑假期間舉辦的“菲華青年文藝講習班(後改為“菲華文教研習班”)。此後菲國文聯每年從台灣聘請作家來岷講學,包括余光中、覃子豪,紀弦、蓉子等人。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一日總統馬可士宣布全國實施軍事戒嚴法(軍統)之後,所有華文報社被迫關閉,所有文藝團體也停止活動。後來僥倖獲准運作的媒體亦不敢設立文藝副刊,菲華作家們被迫只能投稿台港等地的文學園地。軍統時期菲華雖無出版機構,但施穎洲編的《菲華小說選》與《菲華散文選》(台北:中華文一,一九七七)、鄭鴻善編選《菲華詩選全集》(台北:正種,一九七八)確順利在台印行面世。八0年代後期,台灣女詩人張香華亦曾主編菲律賓華文詩選及作品選《玫瑰與坦克》(台北:林白,一九八六)、《茉莉花串》(台北:遠流,一九八八)。

  《菲律賓·華文風》叢書主編:楊宗翰,台灣文學研究學者、詩人、評論家及講師,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曾任植物園詩社創社社長、文訊雜誌社暨紀州庵文學森林企畫總監、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文學獎暨臺北文學季”計畫協同主持人、國藝會“小說引力:華文國際互聯平台”計畫協同主持人、中央廣播電台“聽!詩的小宇宙”節目主持人,教育廣播電台“文學河畔:深藏一首愛情詩”與“文學河畔:寫給青春的詩篇”節目主講人等。2022年出版與孟樊合著之《台灣新詩史》,為繼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鄭慧如《台灣現代詩史》後,由台灣人撰寫之第三部新詩史。

  個人專書:《破格: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

  主編:《話說文學編輯》。《大編時代:文學、出版與編輯論》。《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淡江詩派的誕生》。《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台灣文學史的省思》。《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

  合編:《台灣一九七○世代詩人詩選集》(與陳皓合編)。《輕裝詩集》辛鬱遺作(與封德屏合編)。《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與方群合編)。《閱讀向陽》(與黎活仁、白靈合編)。《閱讀楊逵》(與黎活仁、林金龍合編)。

  《閱讀白靈》(與黎活仁、楊慧思合編)。《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與徐學合編)。《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與楊松年合編)。

  策畫書系:“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2011)。“馬華文學獎大系”(2011)。“馬森文集”(2010)。“菲律賓·華文風”(2009)。“林燿德文選”(20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