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石少華:距離

2023年10月12日 23:3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0月12日 23:35

  人託人夠著天。有個“六度空間”的理論,說的是世界上任何兩個人,甭管多遙遠,最多經過六個人都可以建立連接,也就是說,世界上任意兩個人的距離,不會超過六個人。

  在社交網絡上,如果每個人找三個人,這三個人再找九個人,讓每個用戶再擁有更多的好友,如此這般,數字會呈幾何級數增長,那這個網絡內的所有人一定會在突破了某個閾值之後彼此互聯,總有一天會覆蓋全人類。我們常常在交友平台上看到的自己與任意一網友的共同好友,即是這模式的雛形。交際學稱六度人脈理論“啟發和構建了社交網絡的理論基礎”,在保險、直銷和其它產品業務人員營銷會上,不少培訓老師號召大家“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盡力去擴展我們的人脈營造”,運用這種理論,“你的人脈網絡會擴大10倍,相當於機遇和效率提升10倍”。獨行快,眾行遠,再加上左右逢源、八面玲瓏,財源自然會亨通喧天,滾滾而來。

  事實是當我們藉助技術手段輕而易舉縮短人與人之間物理距離的同時,我們未必能夠同步縮短心理距離。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時候,許許多多的人和事不知是幻覺還是真實,在最初是非常美好的,但事過境遷或者是時過境遷之後,當我們運用這種理論費盡周折,想回到過去時,才發現一切都敵不過時間、敵不過距離、敵不過物質、敵不過現實。脆弱和幼稚在許多人身上都暴露無遺。人與人之間的長期交往必須是以友誼為基礎的,友誼的紐帶以時間為維真誠為經、在現實的溝通交流中編織而成。沒有空間的距離,人心的距離猝不及防、蕩然無存。

  如果想要結識一個傑出的人,首先自身先要成為一個向上向善的人甚至優秀的人。每一個人都行走在路上,沒有人在原地等你,也沒有人能夠把你從人生的起點帶到終點。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你能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毅力、才智,讓自己與設想目標的距離更接近。

  互聯網的普及、智能手機的應用,不斷推進著人類文明改變傳統生活軌跡,人們沉溺在高科技帶來的舒適快捷。走路、吃飯、乘公交、坐地鐵、朋友相聚、甚至上廁所的時間,大家都忙著用手機刷微博、發微信、打遊戲、看視頻。“低頭族”隨處可見。QQ、微信、微博、陌陌、臉書、推特等一大批交際軟件的營運,讓線上的交流者看起來時時刻刻都在與人交流,但坐在一起卻相對無語。有的熟人面對面坐在一起,也是各自拿著手機,享受網絡的刺激。即使需要打招呼、聊天,也寧願用微信而不直接開口。越來越多的人沉湎於虛擬世界的交流。這種以“身體缺席”而不是現實生活中互動交流的方式,確實能在短時間內讓自己的交際面增加、交際人數擴大,內心得到某種虛幻的沉醉和滿足,但同時也帶來了讓人最高效、最直接面對面溝通能力的退化和人與人之間情感疏遠的後果。有人在網絡上的朋友不計其數,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一個能夠交心通氣的朋友。

  互聯網讓夢想丟掉了神秘面紗,讓遙遠沒有了距離感,地球變成了一個村。便捷的網絡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條短信、一句問候可以將千里之外的祝福立刻送達,遠隔萬里的親人也能夠通過視頻穿越距離見面成為現實;交通的便捷,更讓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變成日常。牽掛已屬多餘,相思不如相聚,然而相聚似乎也難以讓親情回歸當初的本味。有些孩子在父母望眼欲穿的盼望中回到父母的身邊,也是成天低頭做“手機控”。陪父母聊天、幫父母做家務似乎與他無關。有父母說:孩子回家,只是玩手機換了個時間換了個地方罷了。小小的手機連通五湖四海,猶如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將慾望與不可能互動起來;小小的手機又如一堵牆,阻攔在親人和孩子之間。現代生活的穿越,能夠穿越時間、穿越空間,卻無法穿越心靈。人們在感覺世界變小的同時,也感覺到思念變淡了,人們的情感也變淡了。生活似乎只需牛飲,不用去細細品味了。

  一位朋友曾經給我說過這麼一件事:一次,他一家祖宗四代三十多號人在酒店團圓,他們是多年沒在一起相聚的骨肉血親,其中有很多年沒見過面專從外地趕來的親戚,還有同住一個城市也是多年沒走動的親戚。但即使這樣,聚會現場還是出現了一個我們熟悉的畫面:中年人、青年人和小孩低頭在手機上聊得嗨玩得爽,老年人之間寒暄了幾句後,卻因耳背和身體的原因無法交流下去,只有抬頭傻望天花板,剩下的大家都能做的只是等著上菜吃飯了。全無過去年代的那種噓寒問暖、親情交融的氛圍。相隔千里的大伯許多年不見侄子,因為侄子的父親死了,便想與住在本市的侄子多講幾句話,但侄子置若罔聞,饒有興趣地看著手機裡的視頻,不屑與大伯說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身邊,你卻在低頭玩手機”,當現實應驗網絡上流傳很廣的這句話時,一些涼意甚至一些悲愴會讓人心頭髮冷。

  這位朋友還給我說,這次大家能聚在一起也僅僅是靠他健在的奶奶作為樞紐,平時許多親戚彼此之間沒有來往也沒有交集,甚至住在一個城市他都不認識。他說,奶奶是翱翔在藍天的風箏,連接著眾人的目光和手裡的那根線,哪天風箏沒了,大家也就天涯陌路,各自為安。

  高科技不斷放大著人類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奢望,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也使我們變得越來越冷漠。虛擬的網絡世界開始充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卻讓親情、友情、愛情正在一步一步淡出我們的世界,記憶裡一些溫暖的情節正在離我們遠去。我們有時間雲遊四方,卻無時間走親訪友,拉近親情;我們有時間為手機上的電視劇歡笑流淚,卻無時間關心家人的喜怒哀樂;我們有時間借春節登門拜年的機會融洽親友感情,卻往往被我們以無時間為由,勉強打一個電話甚至原文照轉一條別人的手機短信、微信拜個年了事;我們不珍惜每一次的揮手,以為重逢之後還會有機會相見;我們給老人買吃、買穿,甚至讓老人玩好,而忽略了老人孤獨寂寞的感受;我們和親人面對面,卻讓近在咫尺的親人感到了遙遠和冷淡。手機與外界通話、互聊時間、次數更多了,卻與內心、感情、親緣相近的人交流少了;在外吃飯、喝酒多了,卻與內心、感情、親緣相近的人相聚少了;工作忙碌和壓力增大了,卻與內心、感情、親緣相近的人交流上夾雜的情緒增多了。時間發酵成一柵圍欄,拉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親人們的理解和包容,讓我們不知不覺忽略了他們的感受。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越來越小心、拘謹和局促。我們能夠和親人共度的時間,或許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漫長。金銀財寶堆積如山的物質可以滿足一切,卻滿足不了失去了再也尋不回的親人。一家人只有這輩子,沒有下輩子。好好活在當下,別傷了親近的能寬容你的人。

  地球上在中生代以前曾經只有統一的唯一的一塊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劇烈地殼運動,陸塊裂開,陸地與陸地之間漸行漸遠,逐漸形成現在的七大洲,還有漂落在四大洋的星星點點的島嶼。如今,人的心也如同開始分裂並漂移的陸地,漸漸變成無垠大海中那一座座的孤島,自我封閉、自我隔離、自我疏遠。

  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有時是最近有時也是最遙遠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