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聆心:朝花夕拾談「義診」 ——陳劍鋒憶述建造義診大樓

2023年11月09日 22:52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09日 22:52

  最難風雨故人來,相視一笑慶安康。幾天前就電話約好:星期日相會。闊別多載,風雨之晨,豈能受阻風雨而爽約?

  9月3日晨,颱風來襲,由斜風細雨,轉而狂風暴雨。我撐把傘,步行到岷倫洛華人區義診中心,與劍鋒先生會面。這一天,義診中心自行開展義診活動。九點前,我走進義診中心,診室內已擠滿求診的患者,有的看西醫,有的或躺或坐,或針灸,或推拿,或拔牙。中醫部吳子文教授忙於為病人紮針,還有其他許多自願放棄週末休息的醫生,專注於眼前渴望救治的底層菲人。

  義診中心行政主任顏德慶先生,親力親為,現場督導;還有林文星先生、蔡安順先生、姚明藝、莊偉東、吳洋洋、陳惠娥等都在現場幫忙。

  劍鋒先生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各謀其業,有的在新加坡,有的在中國上海。近期,他從創辦44年的旅行社淡出、退休後,常在馬尼拉至新加坡或上海之間往返跑步。得隙見面,閒聊二十年前興建“義診樓”的舊塵往事,仍有頗多感慨。感激當年慷慨捐輸的仁人賢哲和華人團體。

  劍鋒先生早在1986年,與多位義診中心元老,耳聞目睹底層貧苦菲胞之困窘,長期掙扎於缺食缺醫的極度貧竄無助狀態,這一弱勢群體亟需得到關注和撫愛,以真正減少因貧病交虐、被迫鋌而走險引發的偷搶頻發之類社會治安案件。

  遂聯絡幾位有志之士,發起組建義診中心,於1986年8月3日,商借仙尼龜拉示南區防火會會所舉行第一次義診,自此苦心經營,迄今已彌卅七載。多少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

  到了2001年,劍鋒先生擔任義診中心第八屆行政主任,矢志籌建屬於自己的義診場地。他說,任內自2001年倡議、規劃,發動募捐,籌集基金,自己率先捐贈100萬菲幣,得到眾多團體和仁翁義士的熱心回應,到截止日期前,已突破5000萬菲幣,成為當年社會各界最大筆的善心籌款。2002年2月23日破土動工,他和施仲鵬、張金鍊等人晝夜輪流值守工地,協調各項施工事宜。一直到2005年7月17日竣工啟用剪綵。劍鋒先生特別提及,那期間“義診”元老顏長江先生在籌款階段,每天發佈新聞、更新捐款數額,助力極大,謹此表示感謝!

  根據章程,一屆兩年,為完成基建宏猷而延期兩年,這四年裡,他完成了富有建設性、挑戰性和里程碑意義的翻建新樓大任。

  劍鋒先生講了一個細節:當時由許文鵬父子設計師免費設計好圖紙,物色建築施工單位,為免異議而貽人口實,採用公開招投標,各個建築公司均可報名,作為行政主任的劍鋒先生不發表任何意見,由籌建委員會組成人員集體定奪。這樣,免得給人留下以權謀私、質疑猜忌的餘地。幹乾淨淨,無懈可擊。

  感動於華社各團體及愛心人士的襄助,他全副身心投入,無暇顧及自家的業務,幾乎放棄自己的旅行社等生意。在此期間,為了聯絡、溝通馬尼拉市長和36位議員,他往返奔波馬尼拉市政府二十多趟,大力推動市政府贈地給義診中心使用,當時也有一些阻力和雜音,但蔡友忠先生(英文名:JOSEPH JOE LOPEZ,其時任市議會議長,現為大理院法官)秉公辦事,在主持會議時,力陳其利:為公眾健康計,於斯為最,終於獲得一致通過。其助力之大,勿庸贅述。

  劍鋒掏心裡話說,為公益事業能順利推進,他默默做了很多照應人情世故、心照不宣的酬酢性付出。人情難卻,他恭謹辦理,事後是否收回費用,從中墊付多少,已難細究和計數。劍鋒先生以超然物外的灑脫表示,回想當時,一腔熱情,只想著不計榮辱、勇往直前,惟求完成心願,還一幢義診中心大樓於菲華社會。

  2005年8月12日,劍鋒代表義診中心與馬尼拉市長亞典沙簽訂贈地協議書,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書。這就功德圓滿,不留日後橫生枝節的爭執或訾議尾巴。

  劍鋒先生所撰的主旨性楹聯——“義將人病作己病,診得他生是我生”,成為華人區義診中心一種行動綱領,也是一種慈悲宣示。悲憫眾生,誰能無恙無災?而面對三餐不繼、貧窘困頓之草根民眾,往往因病而雪上加霜,束手無策。亟需全社會多予溫情關照、雪中送炭。義診中心的全體同仁,一屆一屆一屆秉持此宗旨,成為貧弱無助的患者的一縷希望和福音、一種期盼和倚靠。

  2020年4月5日,當毒彌全球的新冠瘟疫肆虐高峰之時,劍鋒先生憂眾生控疫之薄弱,提議並徵詢於義診中心元老吳子文、蔡孝健、顏永洲、施天來等,大家同意並支持自義診中心建築基金的當年盈餘,撥出五百萬菲幣,捐給由菲華商聯總會、菲華各界聯合會、菲律濱中國商會組建的臨時機構——菲律濱華社抗疫委員會,作為義診中心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一點心意與責任擔當。

  另外,撥出兩百萬菲幣,購買亟需的防疫用品,交由義診中心牙醫部吳婷婷醫生,負責贈送給近郊的各個菲胞醫院,以解燃眉之急。

  病痛疾患,不分種族,無人倖免。本著惻隱心和責任擔當,義診中心堅持每星期天都舉行義診活動,到新冠肺炎肆虐方才暫停。

  由鋼筋水泥築造的華人區義診中心大樓,屹立於岷倫洛區已十八載。劍鋒先生從義診中心主任位退下來也已十八載,但仍感恩盈懷、情縈義診中心,看到一屆一屆,堅持不輟學,為底層貧民帶來生的希望和華人的關愛,感到無限欣慰。

  善心善行,仁心仁術,廣澤蒼生。卹弱弘道,奉義解厄,僑心永昭。

  2023.9.5稿,11月6日改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