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李榮美:校聯是華教黑暗中的燈塔

2023年11月27日 23:45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27日 23:45

  菲律濱華文學校聯合會簡稱“校聯”,成立迄今業已有三十年的寒暑,三十年來,我也與校聯結了不解之緣。我的母校菲律濱嘉南中學是校聯成立之時的第一屆常務理事,由我們的校長吳美玉代表,那個時候,我是在嘉南的董事會服務,於是就配合吳校長支持校聯的工作,校聯的成立最大的功臣可以說是邵建寅院長,我與邵院長雖然沒有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實。今天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嚮往,受他影響頗深。在我當嘉南中學董事長之際,我請他輔導我對華文教育的幫助,他也喜歡屈就支持我的工作,後來他接任中正學院院長之時,才婉辭其在嘉南的職位,但在校聯的工作上,我還是與他繼續連絡。我可以說,他是我對古典文學的啟蒙老師,一點都不假,如今時過境遷,他對校聯的貢獻將永記青史。

  五十年代台灣中國國民黨還是與菲國外交有邦交,橫行霸道,很多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華人華僑紛紛地受到國民黨的迫害。現在的《商報》是當時的《華僑商報》被政府禁止出版,而于長城、長庚兩位兄弟亦遭到菲政府遣配到台灣,受到牢獄之災。于家聘請基翰洛律師為于家申訴,吳永源博士亦被逮捕入獄,我亦遭到牢獄之災,由於我的岳父高達三大醫師是當時國民黨的常委,他擔保我出獄,但每星期都必須到軍營報到。但我熱愛祖國的心並沒有削減,反而變本加厲,吳永源出獄後,我們就開始組織“菲華聯誼會”,成了菲國第一個愛國的團體,這雖然是昨天的黃花,但使我還是回味無窮。

  五、六十年代,由於台菲關係密切,每年暑假期間台灣就會派軍艦來菲免費招待我菲國華生回台勞軍,即“軍中服務團”舉辦多年,菲國學生同樣組織“藝宣隊”回台勞軍,當時美國有大量的資金,栽培東南亞各國華生回台進修,大部份是在師範大學,還有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考入四年的學科,這些華生回國後,通常會在我國菲律濱的華校服務,所以難免這些學成歸來的華生之心會比較傾向台灣,所以當時校聯的組織,一半以上的華校就繼續與台灣有了往來,後來菲國承認中國大陸之後,校聯就成為台灣一個親台的團體,與當時的商總、宗聯並駕齊驅,但是後來菲國華人族群由於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紛紛地支持菲國的“一中政策”,校聯多年來都無表態,以致校聯成為菲國唯一有舉足輕重的支持台灣的堡壘,並成為中國大使館拒絕的往來戶,使眾多大使館支持華教的工作交托由黃端銘教授夫婦所主持的“華教中心”來執行,時隔多年,一直沒有改變,沒有中國大使館的支持,校聯還是強熬過將近三十年辛酸的歲月。

  近月來由於台灣代表回台覆新,校聯由於不黯菲國外交政策之規則,誤打誤撞,向文經總會定了一桌,並上台贈送禮物,誤稱台灣代表為“大使”,於是引發華社之嘩然,這事發生後,校聯即開了常務理事會緊急會議,重申校聯支持菲國外交政策,即“一中政策”,並聲明台灣是中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份,堅持反對“台獨”,以弘揚中華文化,支持華教為工作的方針,這事由五大華報刊登巨大的版位,以堅定立場,於是這個風波就被平息,校聯就回歸正道。

  其實全體校聯的會員和華教中心的會員是同一批人,只是在組織上有所差別,校聯是由全菲一百多間組織而成,每兩年舉行一次全菲會員大會,選出七位常務理事,兩位正副秘書長,正副財政及稽核等職位,全部是屬義務性質,沒有薪俸,每月由一位常務輪值當是月的主席,另辦公室聘請若干的工作人員,以處理日日的契機,而華教中心是屬黃端銘夫婦所經營的機構,而受命於中國大使館的指揮,由於組織上的不同,各自為政,三十多年來相安無事,問題是中國大使館對校聯就一直保持一段的距離。

  我們大家都知道,愛國不分先後,不分彼此,而愛國不是官樣文章,是要以實際行動來表現。如今校聯一樣地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得到了我們菲華社會領導團體的支持,在這次校聯慶祝立會三十週年,得到了商總、中國商會、菲華各界及晉總聯合啟動支持尊師重道,華文老師獎勵金之工作,成績斐然,有目共睹,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大使館亦開始支助校聯的運作,使校聯在我菲華社會中成為一座支持弘揚中華文化及支持華文教育的燈塔,校聯是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全力全心地投入,今後的華文教育才能重見曙光,我們希望明天會更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