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陳淳淳:清明時節雨紛紛

2024年04月02日 22:27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4年04月02日 22:27

  清明時節的雨,無論是在天地間紛紛飄灑,還是在行人心中輕輕漫潤,都是絲絲縷縷,柔潤溫婉,最是牽動情思。不知從何時起,清明時節的雨就被賦予一層濃濃的愁思,也許是唐代詩人杜牧的那首《清明》中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讓清明的雨包裹著一層深切的緬懷之意。人生百年終是客,歲月匆匆,人世間的生命輪迴,終究是一場生與死的對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之道,你若豁達面對,便是體悟了生命的真諦,感悟生死之間,方能明白人生短暫的可貴,在時間的輪迴中,生命在塵寰演繹著一場如同流星劃破長空燦爛無比的人生體驗,當生命離席了,如同流星隕落,留下的總是那些最美好的回憶,清明節承載了人們對所有生命離去的哀思,無論是風,還是雨,甚至一草一木,都被染上了幾分朦朦朧朧的愁緒。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意義,清明節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情感紐帶,人們在清明節回鄉祭祖掃墓,是一場情感的奔赴;是對祖先的感恩和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人們通過清明節掃墓祭祖等方式,追根溯源,維繫家族血脈傳承,慎終追遠,弘揚孝道,傳承優良家風,是刻在炎黃子孫骨子裡的文化。清明節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在這個節日裡,我們緬懷先烈,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銘記歷史,珍愛當下的和諧社會。清明節經歷了千年的演化,糅合了掃墓祭祖和踏青游春的習俗,在古代文人的筆下,清明節不僅僅只是表達對生命的感慨和對逝者的哀思,也有對清明節氣的讚美和對春天的情感寄托,在唐代詩人黃庭堅的筆下,清明節是“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在唐代詩人祖詠的筆下,清明節是“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在宋代詞人秦觀的筆下,清明節是“清明天氣醉游郎。鶯兒狂。燕兒狂。”在宋代詞人吳惟信的筆下,清明節是“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清明節觸動了人們的共同情感,那些沉澱在歲月深處的情思,會在某一個節點被重新點燃,站在父母的墓前,才痛悔子欲養而親不待;面對生死兩茫茫,才明白古人言:“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的人生智慧。血脈親情是人生中一份最淳樸的牽掛,父母是一個人的根,無論生活境遇如何變遷,無論走多遠,父母在,人生才有來處,父母不在了,人生就只剩歸途。勸君莫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總是用各種事務為由延緩回家的腳步,莫要等到清明時節才來向父母訴說哀思;血脈親情是生命永恆的親緣,在這短短的一世親情緣裡,無論你多麼的不願意四世同堂,甚至連三世同屋都嫌奢侈,但在歷史的長河中你卻逃不過追根溯源的那根玄,善待父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孝敬父母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清明時節的雨,飄灑在天地間,是那麼的柔和,那麼的纏綿悱惻,柔潤了天地萬物,也柔潤了行人的心扉,細雨霏霏無間斷,翠微山色掩氳氤,細雨輕言,直達人心最柔軟處,千絲萬縷在行人心中交織。清明時節的雨是恬靜的,裹著梨花淡淡芬芳的氣息,深情地訴說親情的緣離;清明時節的雨是浪漫的,帶著桃花灼灼的喧鬧,為踏春的遊子帶來了喜悅和朝氣;清明時節的雨是清新雅致的,無論灑在哪一處角落,都充滿綿綿的詩意。一柱心香,在歲月裡悠長,願生命之花永葆初心,以獨特的姿態傲立。

  2024年3月31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