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潍坊风筝的蝶变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9月27日 09:15
山东潍坊9月26日讯:

风筝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是古代先民模仿雄鹰在空中飞翔而作,最早具有军事侦察功能,类似于现代的无人机。美国华盛顿航空和空间博物馆展厅写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潍坊是世界风筝都,是风筝的起源地,世界上70%以上的风筝都是来自于潍坊。中国历史上第一只风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与鲁班相继研制而成的,墨子与鲁班都是东周鲁国人,居住在鲁山,而当时的鲁山就是现在潍坊市青州西南的鲁山山脉。

了解风筝,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最便捷的途径。这个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记录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里面有1300多件的风筝展品,无论是公元前五世纪的鲁班风筝,还是如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记者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风筝,需要借助放大镜才可见全貌。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风筝在盛唐时期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到明清之时,风筝真正开始兴盛并走向民间。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也成为了当地的踏春风俗。从1984年,潍坊连续举办了40届国际风筝会,使风筝飞向世界,潍坊也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

潍坊自古放风筝的习俗催生了风筝产业。潍坊风筝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85%以上。近几年,潍坊风筝出口货值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风筝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潍坊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洪利告诉记者,潍坊风筝不仅仅受中国人的喜欢,也很受国外友人的喜欢。为了更好的把潍坊风筝这种技艺手法传承下去,他大胆创新,在保持传统技艺的手法上,关注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喜好,在作品中不断地融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他希望一根小小的风筝线,搭建起了一架国际桥梁,让更多的人看到潍坊的风筝,感受潍坊文化的魅力。
(图片为《菲律宾商报》陈淳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