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菲國要聞

選民投票看「品牌」 政治王朝暫難撼動

2025年05月11日 23:5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5月11日 23:50

  本報綜合外電報道:自2001年以來,菲律濱人選出的4位總統都出身於政治世家,他們是亞羅育、亞謹諾三世、杜特地和小馬科斯。

  亞羅育的父親是菲律濱第9位總統;亞謹諾三世的母親是菲律濱第11位總統;杜特地的父親曾任省長,後來又擔任老馬科斯總統的內閣官員;而小馬科斯的父親就是老馬科斯——菲律濱第10位總統。

  他們的眾多親人也都各自在自己的家鄉當選過眾議員、參議員、省長、市長等職位,並且在任滿不得連任後輔助自己的子女、配偶、其他親人接棒,自己再挾現有資源去競選另一個職位。

  根據菲律濱新聞調查中心(PCIJ)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菲律濱149座城鎮當中,有113座的市鎮長出身政治王朝家族;有53%在本屆中期選舉中尋求連任,另27人準備讓親人接棒,自己改選其他職位。

  和2004年相比,出身政治王朝家族的菲律濱省長自57%增為80%、市鎮長自40%增至53%、眾議員自48%增至67%。

  參議院是總統大位的跳板,目前的24位參議員當中,也有許多人來自政治王朝家族,包括前總統的子女、前副總統的女兒、前國會議員的配偶與子女,還有一對姐弟、一對兄弟,前總統親信、演員、電視主播等。

  政治評論家班納友(Angelito Banayo)說,在菲律濱,政治已成為一門生意,而且是家族生意,政治人物透過權勢累積財富,再用這些財富繼續擴大影響力,私利當前,國家發展受阻。

  班納友將此歸因於菲律濱政黨制度的不健全、教育水準低落、賄選風氣盛行,以及缺乏遏制家族政治的法律。

  他補充,事實上菲律濱1987年憲法已經明文禁止政治王朝,但立法人員卻遲遲沒有立法予以落實,因為許多立法人員本身就是政治王朝的既得利益者。

  此外,菲律濱憲法為防止獨裁,特別限制了政治人物的任期,但政治人物卻把職位交給自己配偶、子女或其他親人,等這些親人任期屆滿後,自己又再回鍋,憲法遏制王朝的初衷未能實現。

  在一些城鎮,來自政治王朝家族的候選人互相挑戰,演變成選舉暴力,最駭人的案例就是2009年的馬銀蘭佬(Maguindanao)省大屠殺,其中一個家族的候選人帶著自己的親友、媒體記者準備登記參選,卻在半路被另一家族攔路擄走,最後有58人被殺害。

  直到今日,選舉暴力事件依然時有耳聞。菲律濱警方4月底數字顯示,自從1月競選期開跑以來,全國發生35件選舉暴力事件,有13人喪生。

  政治評論家惹馬斯(Ronald Llamas)說:“王朝就是家族,當家族槓上家族,它是很個人的事情,他們就互相殺伐。”

  曾任前總統亞謹諾三世政務顧問的惹馬斯感嘆,大部分來自政治王朝家族的候選人之所以勝選,不是得力於他們的政綱或理念,是因為他們的“品牌”——也就是姓氏,以及手中掌握的資源。

  他說,政治王朝填補了中央政府在地方上的“真空”,換得民眾的忠誠及選票,“這樣的系統很封建,但卻有效。”

  惹馬斯舉例說,在鄉下地區,如果農民沒錢買種子耕作,政治家族就會提供貸款;有人的小孩生病沒錢醫治,政治家族就會幫他治病,這讓善良的民眾感到終生虧欠政治家族。

  隨著政治王朝的不斷擴張,原有的民選職位已明顯不足,一些政治人物開始把眼光投向眾議院中的“黨團組織”(party-list)名額。

  “黨團組織”是為保護弱勢群體而設計的制度,由選民投票支持特定社會團體型政黨,再根據此政黨獲得的選票比例,由政黨派遣代表進入眾議院。

  角逐“黨團組織”席次的社會團體林林總總,有主打替教師謀福利的“教師黨”、有宣稱會替海外菲勞發聲的“菲勞黨”,還有為長者爭取退休金的“退休金黨”等等。

  但細看這些社會團體推出的眾議院代表,許多還是政治王朝家族的成員,或是藝人、運動員。

  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政治王朝的現象短期內難以終結,但惹馬斯仍抱一線希望,“我認為民眾即將覺醒,他們不要王朝、不要腐敗,很快就會形成一種尋找替代人選的風潮,或許在2028年的總統大選就可以看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