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公噸黃金?馬家金庫迷霧重重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5月12日 23:30

本報訊:近日網絡上流傳一批聲稱揭露馬科斯家族涉及一宗價值千億美元洗錢案的文件,內容宣稱該家族擁有350公噸黃金。然而,這些文件中處處可見警示信號,包括虛構的銀行名稱、可疑的賬戶號碼,以及與常見非法財富隱匿方式不符的格式異常。
據《菲星報》報道,這些截圖文件最早於四月中旬出現在台灣,報道聲稱已故總統費迪南·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Sr。)的遺孀伊美黛·馬科斯(Imelda Marcos)在歐洲與美國出售黃金後,透過18個銀行賬戶將資金轉移,這些賬戶的總資產據稱超過1000億美元,而交易由一間設於香港的銀行協助完成。
報道還聲稱,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調查該計劃,此舉基於一位彭姓台灣商人向該局反洗錢部門提交的文件。
此消息迅速在中文網絡平台上病毒式傳播,並在菲律濱被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地支持者放大宣傳,包括影音博主克萊兒·伊登·孔特雷拉斯(Claire Eden Contreras,網名 Maharlika)與律師哈利·羅計(Harry Roque)。兩人借機再度抨擊現任總統小馬科斯,並炒作其吸毒傳聞。
香港金管局尚未就此指控發表公開聲明。對《菲星報》的詢問,該局回覆稱不對個別案件發表評論。
金管局指出:“根據國際標準,香港的銀行需建立有效的反洗錢與反資恐體系,並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與業務模式落實執行。若銀行發現任何可疑交易,應在可行的情況下盡快向執法機關報告以供調查。”
金管局補充道:“值得注意的是,犯罪調查以及資金或財產的追蹤、限制與沒收,均由執法機關根據香港相關法律與規定(例如《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執行。”
此報道出現在菲律濱選舉季節緊張氣氛中,馬科斯與杜特地兩大派系分裂加劇。消息傳播時點恰逢2024年3月11日杜特地被捕,現被關押於海牙,正面臨國際刑事法院對其“反毒戰爭”所涉反人道罪的審判。
中國網絡評論將此事形容為“絕地反擊”,暗指杜特地的頑強,有人甚至無證據地猜測杜特地在被捕前赴香港時早已鋪下爆料基礎。
此傳言亦與菲中在“西菲律濱海”主權爭端升溫有關。報道發出之際,正值美菲年度“肩並肩”聯合軍演,北京方面曾表達批評。
根據該網絡傳聞,彭氏稱伊美黛·馬科斯在2006至2011年間授權一名女傭(文件中名為Antonia RV Indita,又名雪莉·柯·李·楊,Shirley Cua Lee Yang,音)通過空殼公司出售350噸黃金,並透過香港滙豐銀行進行轉賬。但資金最終流向仍不明。
據稱彭氏是來自美國、澳洲、日本、南韓、台灣與菲律濱等地的十多名中間人之一,參與了這些交易。他還聲稱馬科斯家族自1990年代起就擁有巨量黃金。
然而,報道中聲稱的350公噸黃金遠超菲律濱官方儲備。截至2024年12月,菲國黃金儲備為130.89噸,央行於2025年2月估值為120.5億美元。
不存在的銀行
彭氏提交給金管局的銀行清單中,多家金融機構顯然為虛構。
最明顯的是一間所謂位於“瑞士慕尼黑Chez Mouia街”的“菲律濱慕尼黑銀行(Philippine Bank of Munich)”,問題在於瑞士根本沒有叫“慕尼黑”的城市,慕尼黑是德國的城市,“Chez Mouia街”也不存在。
曾任總統好政府委員會(PCGG)專員、領導追回馬科斯家族在瑞士、美國等地6.8億美元資產的魯本·卡蘭薩(Ruben Carranza)表示,德國也沒有這樣的銀行。
他說:“對任何一位菲律濱人來說,在歐洲擁有一間銀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考慮到歐洲銀行系統的準備金要求。”
文件還提及“愛爾蘭瑞士與科克銀行(Ireland Swiss and Cork Bank)”及“國際匈牙利銀行(International Hungary Bank)”,但在任何官方金融機構名錄中均找不到這些名字。
更多細節也令人起疑。例如,“愛爾蘭瑞士與科克銀行”所處的“Fern Ville街”實為19世紀建於愛爾蘭科克市的一棟兩層住宅,而非街道名稱。
在“匈牙利福思沃斯市(Forthworth, Hungary)”的“Rimpau Ave”也查無此地。匈牙利並無名為福思沃斯的城市。
這些文件中所列賬戶號碼,也與報道中提及的國家銀行體系標準格式不符。
例如,日本並無名為“日本與瑞士銀行公司(Japan and Swiss Banking Corporation)”或“成田儲蓄信託(Narita Saving and Trust)”的機構,“Natomishi-Nagasaki”也不是日本任何已知地名。
這些虛構銀行名還曾出現在另一份無關文件中——一份據稱由馬科斯與扶西·安東尼奧·M·迪亞茲(Fr. Jose Antonio M. Diaz)於1985年9月6日簽署的資產轉讓契約。文件宣稱兩人將其在15家日本銀行中的5000億美元現金與黃金存款權益轉讓給牧師佛羅洛·E·加西亞博士(Rev. Dr. Floro E. Garcia)。
該文件同樣充斥造假銀行名與拼寫錯誤,賬戶據稱登記於迪亞茲本人或其九個化名之一。
馬科斯支持者長期以來試圖以所謂“塔拉諾王室(Tallano)”支付馬科斯與迪亞茲40萬公噸黃金作為律師費的傳說來合理化其不明財富,這一說法早已被歷史學者多次駁斥。伊美黛·馬科斯則曾稱其夫之財富來自二戰後所發現的黃金,常與傳說中的“山下黃金”掛鈎。
在2022年總統競選期間,小馬科斯否認這些財寶存在,稱他從未見過。
粗糙且可疑
卡蘭薩表示,此次所引用的文件“在多個層面上都顯得粗糙可疑”。
文件中直接列出費迪南·馬科斯本人為賬戶持有人,這與該家族過往的藏匿財富方式不符。
他說:“馬科斯怎會以自己名義開設銀行賬戶?我們追回的那些瑞士賬戶中,從未見過他用自己的名字登記。”
馬科斯家族一向透過層層機構與可信代理人來隱藏資產、增加追查難度。
一張截圖顯示,一份使用“伊美黛·R·馬科斯”(Imelda R. Marcos)簽名的信函授權女傭代表她進行交易;另一文件則有語法錯誤與格式不一致。
“沒人會當真,”卡蘭薩指出,馬科斯家族過去總是聘請熟練的銀行家與律師低調操作財務,包括瑞士銀行家布魯諾·德·普呂(Bruno de Preux)。
他補充說,金融罪犯、包括詐騙者,極少會公開其操作。
“若此人真想從馬科斯家族那裡得錢,他會直接找他們談,說:‘我會敲詐你們’。但這報道卻公開發佈,幾乎像新聞稿一樣……這在多個層面都太可疑。”
卡蘭薩指出,馬科斯家族過去曾透過香港從事非法金融活動,但那些行為極為秘密,由專業中介操作,而非匿名網絡上傳。他說:“這故事明顯與過往不同。”
他舉歷史案例為例:費迪南·馬科斯從日本戰後賠款中收取回扣。1965年上任總統一年後,他將賠款引導至公共部門,並操作出15%的回扣機制,因此得名“15%先生”。
據卡蘭薩說法,當時的戰後賠款委員會主席巴勞將軍(Eulogio Balao)負責操作,將款項經香港轉往瑞士賬戶。
巴勞繼任者、前公造部長巴爾塔薩·亞謹諾(Baltazar Aquino)在呈交總統好政府委員會的宣誓書中指出,該機制於1966至1971年間產生至少4770萬美元回扣。
卡蘭薩補充說,即使當時相關官司仍在審理中,伊美黛仍曾多次前往香港或上海,表面上尋求中醫治療,實則會晤其美國律師,包括詹姆斯·林恩(James Linn)。
追蹤謠言來源
馬科斯家族洗錢出售黃金的傳言最早出現在台灣的中文網站。最先報道的媒體之一是被認為偏向中國統一立場的“梅花傳媒”。
4月17日該媒體的報道迅速傳播至台灣與海外華人社群,其中一些網站註冊地在中國。例如面向泰國華人讀者的“泰國網”註冊地為山西,而“華人站”則註冊於山東。
此傳言也傳入菲律濱華語社群,如“菲華吧”微信公眾號,以及網站“菲華網”(Phhua.com)與“伯樂”(Bole.ph)。
註冊於吉隆坡、網站伺服器設於香港的“亞洲電視新聞(ATV)”於4月28日再度發表該報道。此文被多個中文社交媒體帳號廣泛引用,使得傳聞在中國快速升溫。
至4月29與30日,此報道被改編為圖文與影片版本,散播至數百帳號與平台:包括鳳凰網、新浪、網易、今日頭條、百度百家號;視頻平台如愛奇藝、好看視頻、嗶哩嗶哩;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通訊平台如騰訊QQ。
該視頻經“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轉發至微博後吸引超過23萬次播放,香港的“中國VTV”隨後也在臉書轉載。
放大傳播的杜特地支持群體包括Gringo ICC Petition、Du34s、Duterte Seafarer’s Club及PRRD-The Greatest,後者其中一名管理員地點顯示為中國。
中國共青團機關報《中國青年報》也於4月30日將此視頻發布至TikTok,使其進一步觸及非中文圈觀眾(TikTok不在中國營運)。
在X平台(原Twitter)上,英語版本由“ShanghaiEye”等帳號轉發,該帳號隸屬中國國有的上海媒體集團。另一個新創的親杜特地帳號“Taylor Cayetano”也參與傳播,協助謠言擴散至中文圈以外地區。
一些英語臉書帳號則引用名為“Asia Today”的新聞頁內容,該網站來源同樣存疑。
5月1日菲律濱勞動節當天,哈利·羅計與孔特雷拉斯發布影片重提此事,使其在當地更具話題性。Bombo Radyo、Politiko與Abogado等媒體也報道此事,孔特雷拉斯於5月2日再次發布後續影片。
菲律濱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兩極:有人嘲笑馬科斯家族,有人對主流媒體未報道感到憤怒,也有人將此事視為杜特地的“反攻”行動。
一次次地上當
卡蘭薩表示,馬科斯黃金傳說的再次出現,是為了製造正當性,掩蓋歷史罪責。
儘管菲律濱與國際法院皆裁定馬科斯家族財富為非法,他們仍試圖以黃金而非貪腐來為財富辯解。
這位前反貪專員也遺憾表示,許多菲律濱人至今仍信以為真,詐騙者也利用這種心理向民眾收費,聲稱可分得所謂“馬科斯黃金”。
“你看小馬科斯在電視上笑著說:‘我不知道這事’。如果真不知情,而有人冒你之名詐騙,你不是應該要求徹查嗎?”卡蘭薩說,“這是組織詐騙。”
他指出,馬科斯家族一直避談真相,因為那將引發對更深層罪行的審視。
卡蘭薩也說,儘管馬科斯與杜特地雙方在許多議題上相互攻擊,但他們從不揭露具體貪腐細節,因這些可能牽連雙方的盟友與金主,這些人對2028年總統選舉至關重要。
談及馬科斯黃金傳說為何歷久不衰,卡蘭薩提到已故總統好政府委員會主席海蒂·尤轆(Haydee Yorac)曾有一套見解:“她總說,馬科斯家族故意誇大、甚至捏造擁有黃金的神話。”
他說,“這正是他們掩蓋盜竊行為的手段。若有人當真,就正好落入馬科斯家族精心布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