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銀行貸款增長創兩年新高 國內流動性持續上升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3月08日 00:14
本報訊:菲律賓中央銀行(BSP)發佈的最新數據,2025年1月,菲律賓銀行貸款同比增長近13%,創下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高增速。與此同時,國內流動性也繼續保持擴張趨勢。
央行週四晚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1月份普通銀行和商業銀行(U/KBs)的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2.8%,這是自2022年12月錄得13.7%增長以來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2023年12月的貸款增長率為12.2%。具體來看,U/KBs的未償還貸款總額從2024年1月的11.54萬億元增至2025年1月的13.01萬億元。
在生產活動方面,1月份的生產性貸款同比增長11.8%,高于12月的10.8%。央行指出,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對多個關鍵行業的貸款持續增加,包括房地產(9.8%)、電力、燃氣、蒸汽和空調供應(23.6%)、機構批發和零售貿易及維修(13.9%)、運輸和倉儲(21.4%)以及製造業(4.6%)。
此外,居民消費貸款在1月份同比增長24.4%,略低于12月的25%。央行表示,消費貸款的增長主要受到信用卡貸款和汽車貸款增加的推動。
央行在另一份聲明中指出,1月份國內流動性(M3)同比增長6.8%,達到18.1萬億元,但增速較2024年12月的7.7%有所放緩。國內流動性是衡量本地經濟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包括流通貨幣、活期存款、儲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本票和商業票據等存款替代品。
央行還表示,1月份國內信貸同比增長10.9%,高于12月的10.4%。其中,對私營部門的信貸增長13.1%,主要得益于銀行對非金融私營公司和家庭的貸款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對國家政府的淨債權同比增長7.4%,主要由于國家政府的借款增加。
在外匯方面,以披索計算的淨外國資產(NFA)增長了2.6%,而央行的NFA增長了4.2%。然而,銀行的淨外國資產出現下降,主要原因是應付外幣計價票據和債券的增加。
央行強調,將繼續確保國內流動性狀況與貨幣政策的現行立場保持一致,以實現價格和金融穩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