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從僑鄉漁村蝶變到全球航天新坐標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5年04月09日 23:56

本報海南文昌訊:當長征八號火箭的尾焰劃破椰林上空的晨霧,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正以“雙工位發射”的硬核實力,向世界展示中國商業航天的加速度。4月8日,來自12個國家的海外華媒人、僑領僑青、知名網紅走進這個僑鄉小鎮,見證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如何從椰風海韻中崛起為全球航天產業新地標。
雙工位啟航:火箭發射進入"快車道"
2024年11月30日,長征八號火箭在文昌商業航天發射場二號工位首飛;2025年3月12日,一號工位以"一箭十八星"再創紀錄。如今,這座佔地1.6萬畝的發射場,正以“7天發射、7天恢復”的快速測發能力,開啟高密度發射時代。
全產業鏈生態:從椰林到太空的躍遷
在佔地83平方公里的航天城裡,衛星超級工廠正進行設備調試,這個亞洲最大衛星生產基地預計年底前下線首顆衛星。"我們實現了衛星'出廠即發射'的突破。"海南航天城產業投資控股公司負責人指著沙盤介紹,火箭裝配廠房、遙感數據服務平台等20餘個重點項目已投入使用,形成"火箭研製-衛星應用-數據服務"的完整鏈條。
僑鄉新貌:航天經濟激活"藍色引擎"
距離發射場15公里的龍樓鎮,見證著航天賦能的鄉村振興奇跡。"雲卷雲舒"民宿主理人祝影說:在火箭發射季,其客房已全部滿員,配套的趕海體驗、星空露營項目讓遊客平均停留4.2天。
全球競合:低緯度發射場的戰略價值
"這裡離赤道最近,火箭運載效率比內陸發射場高15%。"負責人重點強調其區位優勢。隨著金磚國家遙感數據中心的落地,文昌已構建起覆蓋"一帶一路"的衛星數據服務網絡。在航天超算中心,來自東南亞的遙感數據正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跨境流通。
未來圖景: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
站在航天城觀景台遠眺,38平方公里的"四基地一中心"規劃區塔吊林立。2025年,這裡將建成國內首個低空經濟示範區,開通瓊州海峽跨海無人機物流航線;到2027年,商業發射頻次將提升至每月3次,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投資文昌,最好的機會就是當下。"
夕陽西下,發射塔架的剪影映照著南海。從歸僑帶回咖啡種子的僑鄉小鎮,到全球商業航天版圖的新坐標,文昌正以"陸海空"協同發展的創新實踐,書寫著新時代的"星辰大海"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