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鍾藝: 當代菲華文學淺探(五) ——茁壯時期(1975年-1999年)

2023年04月19日 00:08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4月19日 00:08

  1975年發生的最重大的事就是中、菲兩國於6月9日建交。

  存在二十多年的困擾菲華人士的“逾期居留遊客”問題在中、菲建交的前夕獲得解決,具有其自然性和必然性。中國政府對此是支持的,套用已故周恩來總理的話:“華僑是嫁出去的女兒。”

  中、菲建交後,排華浪潮衰退,菲華社會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華族善於經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華社中各種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各途商會、同鄉會、宗親會、聯鄉會、結義社、聯誼會、校友會、級友會、婦女會、青年會、文藝社……等等。

  深究之,菲華社團的出現,始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公元1898年,美國佔領菲律濱之後,在法律上允准民間自由結社,菲華社團遂應運而生,迅速發展。

  在這裏,我之特別提及菲華的社團組織,原因是,日後它們對宏揚中華文化、扶助華文教育和推動文學創作,貢獻良多。

  公元1976年始,貪污、腐敗逐漸侵蝕了政府的機制,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經濟局勢也惡化。

  公元1981年1月,馬可斯總統宣佈停止“軍管”。但是,繼續實行其獨裁統治。公元1983年8月,反對黨領袖亞謹諾先生由美返回菲律濱,在出機艙時,莫明其妙地被槍手暗殺,使反對馬可斯的火山終於爆發。然而,直到1986年2月25日,菲律濱武裝部隊國防部長ENRILE和PCINP主席藍慕斯率軍發動政變,已故馬尼拉大主教JAIME CARDINAL SIN響應,發起了“人民力量”運動,菲律濱人民才終於推翻了馬可斯王朝。美國政府把馬可斯一家及若干追隨者用飛機載往夏威夷流放。

  反映“二月革命”的代表作有林健民的《不流血的革命》。

  公元1982年5月17日,菲國舉行BARANGAY選舉(如中國的街委會),打開了華人參與選舉和政治的大門。但是,歷史上形成的民族矛盾,一時難以消除。尤其,是經濟利益上的衝突。這種矛盾一旦塗上民族或階級的色彩,有時就顯得十分尖銳。僅1988年全國就發生二十多宗菲人劫殺華人僱主的案件。先此,1986年7月15日,洪溪禮示市發生反華示威遊行。

  於是,“融合”與“菲化”的爭辯重新浮上華社的“枱面”。“菲化”派認為:“華人加入菲籍後,理應真正熱愛菲律濱,視菲律濱為自己的祖國,關心菲律濱民族和國家的最高利益和繁榮富強。”而為展示忠誠,“必須與中國割斷‘臍帶’。”“融合”派則認為:“‘同化’是一種強制性的手段。統治者或統治階層為維護本民族的利益,通過它對被侵佔國的民族或本身國內少數民族進行殘酷壓制,以求永遠將彼置於控制和奴役之下。”“菲華族群理應帶著中華文化融入菲律濱主流社會,以豐富菲律濱文化。”一時之下,“融合”成了“時代的最強音”,自然而然地它也反應到菲華文學作品上。

  論真確,“融合”之論,是1948年5月由于長城、于長庚兄弟在《華僑商報》上首倡,斷斷續續競爭辯了半世紀。許多的文化人參與討論,佳作眾多,就不一一列舉。

  在“菲化”與“融合”的爭辯聲中,1970年7月,施振民先生和吳仲曉先生等人,在馬尼拉創建了“合—協進會”(PAGKAKAISA SA PAG—UNLAD),其主張“通過一切合法和適當的手段,鼓勵和促進外來民族、集團,特別是那些出生於菲律濱而且已經成為菲律濱的永久居民者,同化和融合於菲律濱主流社會;培養對菲律濱的忠誠和保衛這個國家的完整和永久性;灌輸對菲律濱國籍的價值和神聖義務的更高評價;鼓勵和促進菲律濱人和外來少數民族之間的接觸,以增進後者融合於菲律濱社會。”(未完待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