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 :優化最低工資機制 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5月01日 23:40
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優化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首階段公眾諮詢今日截止,委員會將分析及歸納收到的意見,適時公布第二階段諮詢。法定最低工資自2011年實施,原意是防止工資過低,以保障基層生活所需,但在實際運作時卻過於保守,未能切合社會現實,多年來廣受各方批評。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於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研究優化,希望能在提升效率和維持經濟發展等眾多因素之間取得平衡。
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實施了12年來,社會主流意見認為對基層勞工幫助不大。今年年初,最低工資委員會宣布將法定最低工資時薪由37.5元調高至40元,表示加幅達6.7%“跑贏通脹”,但被批與社會現實脫節,一是因為調整前已有兩年凍結;二是因為這一水平只能夠勉強維生,按此基準,有的基層家庭工作收入比拿綜援金額還少。
社區組織協會昨日表示,最低工資現時“兩年一檢”的檢討周期落後於物價轉變,有關方面的工作不透明,如同閉門造車,以致調整幅度遠追不上通脹增幅,工資購買力實際上是出現倒退。社協認為,政府應重訂法定最低工資目標,包括將最低工資定為全港工資中位數的一半至六成,並加入2%至3%的預測未來通脹幅度,同時改為“一年一檢”,以避免最低工資增幅滯後,確保基層勞工可應付基本生活所需。
相比起各行業每年都會檢視調整薪金,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定為“兩年一檢”令很多人摸不着頭腦。去年底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的相關會議文件亦顯示,多名委員強烈認為“兩年一檢”做法對賺取法定最低工資的僱員並不公平,檢討周期應縮短至每年一次,以改善數據滯後的問題。
最低工資檢討機制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是有的人錯誤將勞資關係視為此消彼長,忽略了改善基層收入、提升家庭可支配收入對經濟增長有巨大正面影響,勞資雙方實際上是水漲船高的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期望今次優化工作有助扭轉社會上的錯誤觀念,重新設計一套勞資雙贏的檢討機制,以保障基層家庭在辛勤工作後能獲得體面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人人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