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鍾藝:人性與善惡

2023年05月29日 23:14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05月29日 23:14

  人性,是文學創作的永恆主題之一。

  古今中外很多的哲學家都對它進行了研究。

  公元1597年,英國的哲學家培根出版了處女作《培根論說文集》。初版時,只收入十篇文章,至公元1625年印行第四版時,全書已擴充到58篇文章。這部時代的名著歷400多年而風行未衰。中國的商務印書館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別出版過翻譯本。

  培根(公元1561年-1626年),出生於英國貴族之家,少年早慧,十二歲就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求學。在校時為“學霸”,畢業後從政。官運亨通,初任伊麗莎白女王的特別法律顧問,後步步高陞,官至英國大法官,封為聖亞爾班子爵,達到人生事業的頂峰。此後,命運急轉而下。公元1621年,被控貪污受賄罪,罪名成立。他被剝奪一切公職,永不錄用,並罰款四萬英鎊。公元1626年病逝,終年56歲。暮年的遭遇使他成為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培根論說文集》收集的皆為一些形式短小、風格活潑的隨筆,論題廣泛,解剖人生和社會的各種問題。該書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論題:

  1.人與世界及社會的關係,如《論殖民地》、《論司法》、《論黨派》等。

  2.人與自身的關係,如《論學問》、《論禮儀》、《論偽智》、《論野心》等。

  3.人與上帝、宗教的關係,如:《論善與性善》、《論真理》、《論死亡》、《論迷信》、《論宗教一統》等。

  當時的學者評論培根的隨筆,謂:“高度的閱歷,豐富的想像,有力的機智,透徹的智慧。”

  培根的論說文中充滿靈感的至理名言,以致深深吸引讀者。譬如:“我認為善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似乎說的是自己——作者按),“美德像珍貴的香料,被焚燒或磨碎時最芬芳,因為順境中最容易顯出惡習,只有在逆境中才容易發現美德。”“怙惡不俊的人,不如半善不惡的人,他更容易敗壞風俗。”等。

  書本上的培根崇尚道德,仰慕正義與公道。他堅持真理,追求神聖。在《論真理》一文中,他說:“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愛求婚),認識真理(就是與它同處),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一個人的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真理好像平凡的目光,在它照耀下,人世間所上演的那種種化裝舞會,遠不如在燭光下所顯現的幻影那樣華麗。”;“‘真理’這件東西可說是一種無隱無飾的白晝之光。”

  許多西哲都談過“人性”。例如:德國的尼采、歌德,希臘的柏拉圖。

  中國人對“人性”的研究又是如何呢?

  依筆者的淺見,是更直率和深刻——直接探索人的本性是善或惡?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公元前386年),是個言論自由“百家爭鳴”的時代。

  對於人的本性,孟夫子認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好比水總是往低處流一樣。因此,人與生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個善端。荀子先生則存心要與孟夫子唱對台戲,認為:人生來就是惡的,比如生來就自私、好利、嫉妒、喜歡聲色犬馬,假如縱人之性,任其發展,那麼就要產生爭奪、殘殺、淫亂卑劣的惡行。如此一來,辭讓、忠信、禮儀等道德也將煙消雲散。正因為人性是惡的,所以才需要聖人的教化,需要用禮義法度和道德規範去引導人們向善,就像彎曲的木頭必須經過人工矯正才能變直一樣。在人的道德與行善是可以教化成的,這一點上,孟夫子與荀子先生是一致的。不過,孟夫子以為道德是先天賦予的,教化在於喚醒本心,因此,德性的形成是復歸人的天性。而荀子先生卻認為德性出於人為,教化在於改變人的惡性,不斷地揣摩、切磋,長期累積,如同“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一樣,是不可能在短時間裏得到成就的。

  還有一位名叫“告子”的學者,乾脆認為人性“無善無惡”,若將人性看作善的,猶如把杞柳當作桮捲一般。杞柳是一種樹,其枝條可以編製各種用具。桮捲,是指用杞柳的枝條編成的胚胎。在告子眼裏,人性無所謂善惡,好比流水,你引導它向東,它就向東流,引導它向西,它就向西流。善惡的觀念是後天才逐漸培養出來的,與天生的本性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一位名叫“世碩”的人,他折衷孟子、荀子的“性善”與“性惡”之說,而主張人之本性“有善有惡”,應當區別對待,一味絕對地肯定善或者惡,都是不合理的。

  中國的已故現代哲學家、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則認為:“性之為理,本來是無所謂善惡的。先秦諸子所說的善惡,基本上屬於‘情’的範圍,而不是‘性’。因為,性是不變的,而且沒有相對性;善惡則是經常變易,善可以變為惡,惡也可以變為善;同時,善的存在又是以惡的存在為前提的,惡的存在也是如此。善與惡永遠是相對應而存在,相矛盾而發展,但性卻不具有如此的特徵。”(參照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言無報,時辰未到。”佛家的“因果論”這麼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