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居安思危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0月15日 23:53
幾天前的一個早晨,還沒張開惺忪的睡眼,就聽到早已起床的老伴,扭開了電視機在看新聞。
“商聯總會集合了一小撮人群,拉布條,喊口號抗議華人操縱米價。”老伴喊。我處變不驚,慢條斯里地起了床,在床沿上坐了一會兒,打算看新聞去,鏡頭已轉到別的新聞了。
這種抗議華人的新聞是絕無僅有的。我在這美麗的千島之國已呆了六十二年有餘,從沒發生過針對華人群眾集會抗議,這次的小規模集會抗議絕不是好兆頭,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記得上世紀忘了哪一年,總之是老馬執政的年代,未宣佈軍統前的一個普通的日子,不知怎的,從王彬街中路一直蔓延到溪仔婆,有的說計順市的華人舖子也一樣,前後都打了烊,說什麽菲律濱大學的一些大學生已衝到王彬街示威,其實這只是一場虛驚,聽說是從王彬街的一間影戲院突然跑出一小群人沿街叫喊,那間影戲院當時正在表演真人節目,觀眾看不過癮,蜂湧離開戲院,沿街大呼小叫,那個時間段正值謠言四起,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候,華人們已成驚弓之鳥。
那個時候我正念著大學夜校,放學早一點時,常常遇到學生與軍警上演著貓捉老鼠的遊戲。催淚彈與摩洛托此起彼落,整條岷市大學區宛如成戰場。為了避免把我當成示威學生,只得再跑進學校躲到圖書館看書,離學校遠一點見到戲院買張票進去避一避風頭,回憶起,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後來老馬宣佈軍事統治,一統就是好幾年。
雖然那天早晨的小規模針對華人的示威草草收場,沒有造成什麽影響,在華文報紙上也不見報導,就這樣平安無事的過去了。
當今的華社再也不像我小時候的華社,那時的華人、華裔的生活簡單樸實,有些華社大僑領的兒孫上學都搭集尼或者巴士,近一點的就走路。更有一個時期僑社流行結婚喜筵早餐招待賓客,華社新屆職員就職能簡單就簡單。
那時沒有新移民,有也只是零星幾個,不像現在新僑如潮水一般洶湧流入菲律濱。
新來的多了,良莠不齊,發生這樣那樣對華社有負面影響的事件。
以前我們笑謔著說,從王彬街的樓上高空擲物,一下子可以砸到不少什麽長什麽主席的領導,現在應該是一大片了吧。
華社要居安思危,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美麗的島國,貧富不均,窮人太多了,我住過貧民窟,那裏的環境真不是人住的。
社會兩極化,只要別有用心的人或集團煽風點火,華社危矣,我們只有居安思危,步步為營。
二○二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