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鴻:修志的苦和樂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0月24日 00:06
近日,收到泉州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寄來的《泉州市志(1991—2010)》。 這本志書的編纂工作自2007年啟動,2020年編修完成。 全志共5冊,設48卷,近600萬字。 我擔任該志總編室的特遨編輯,獲贈此志。
我第一次參與志書的編纂是在1990年。 當時,泉州市啟動第一輪修志,泉州市水利水電局開始《泉州水利志》的編纂工作。 我當時在山美水庫工作,參與《泉州水利志》的編修,負責編寫山美水庫的資料,由此與《泉州水利志》的主編白壁先生交往甚多。 白壁先生在修志工作中認真細緻、勤勤懇懇的態度令我十分敬佩,也為我樹立了一個修志願者作者的好榜樣。
2007年,在我退休的前一年,泉州市啟動第二輪修志,泉州市水利局又開始《泉州水利志(1991—2008)》的編纂工作,並任命我為主編。 經過三年多的編纂,《泉州水利志(1991—2008)》終於在2011年正式出版。 在此期間,我還要負責撰寫《泉州市志(1991—2010)》水利部分的內容。
可能是我們編的《水利志》及《泉州市志》水利部分獲得當時的泉州市方志辦好評,市方志辦聘請我為《泉州市志(1991—2010)》總編室特遨編輯,參與 《泉州市志》的總纂編修。 那些年,方志辦總編室每週一個下午都召集我們一起討論修志遇到的問題。 2015年, 應市方志辦及市科學技術科學技術之邀, 我和另幾人還花半年時間完成《泉州市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志》的修改編纂。
2016年, 泉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為編《中國共產黨泉州市歷史第二卷(1949—1978)》, 市水利局承抯兩個專題《五六十年代泉州的水利建設》《山美水庫 的興建與“文化大革命”期間晉江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編寫任務, 又聘請我任這兩個專題的主編。 在幾位同事的配合下, 我們按時完成了編寫任務, 並幾次受到黨史研究室的通報表揚。
參與修志十幾年,特別是退休後不間斷參與修志(這幾年應朋友之邀也為有的村莊編修村志),我深感修志是一件苦差事,面對浩瀚的資料,要 從中進行選擇,有的還需核實、考證。 對自己熟悉的專業還好,對不熟悉的專業還得去了解、學習。 各單位、各部門提供的資料,往往不符合志書的格式要求,即使寫得不錯,也得修改。 總之,修志是一項艱辛、清苦的工作, 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冷”, 全心投入。
但修志又有樂。 修志是一項意義非常重大的事情,志書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歷史上很多東西不一定都能保留下來,但是史志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流傳給後世,對於記錄當地歷史、傳承中華文明有著重要價值。 千百年來,古人對地方志的功用進行過多方面,多層次的研究和探討, 綜合起來可用 “ 治資、教化、存史 ” 六個字來概括 。 從事修志工作,也是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知識的過程,苦中有樂,就像收到這幾冊厚重的《泉州市志》,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因為其中也有我付出的一 份精力、一份汗水。
(202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