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劉萌: 蘇州評彈的魅力

2023年10月27日 00:06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0月27日 00:06

  從蘇州旅行回來許久,一直都忘不了評彈,打開手機翻出半月前聽曲兒時拍下的視頻,一聲“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綿軟的聲音一起,整個人又一次 陷落到與蘇州相遇的美好秋日。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久居北方城市的我,一踏入蘇州,便被這座江南水鄉深深吸引。 順著山塘街的河道邊遊走,紅燈木門,屋瓦白牆,小橋流水,幾條烏篷船緩緩劃過,水面蕩開層層漣漪,將江南小鎮古色古香的溫婉氣息 展露無疑。

  拐過幾條街角,一個臨街的小院子映入眼簾,門口有人售票,內有評彈演出賣茶座。 在來之前,早就聽聞蘇州評彈有著“江南明珠”的美譽,這樣的盛名,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於是,我不假思索要了靠前排的位置坐著,不一會,人滿開場。 兩位穿著長衫、旗袍的演出者登場。 兩張椅子,配上琵琶和三弦,轉軸撥弦之際,吳儂軟語攙間醉了人心。

  彈唱的曲目是十大名曲之一《白蛇賞中秋》,“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氣爽淨無塵....。.”歌裡唱的是白蛇與許仙半日偷閒,遊船賞景情意纏綿的 溫馨故事。 男女對唱,旋律清新婉轉,琴音悠揚如山泉潺潺,讓人回味無窮。

  蘇州評彈歷史悠久,明清時期尤為大盛,它是一種結合了蘇州方言帶著濃厚地方特色的中國戲曲藝術形式,將江南的風景、生活和百姓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到音樂中,被稱 為“生活百態的鏡像”,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欣欣嚮往。 它歷經百年而不衰,一直是江南地區豐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別於動輒就要服飾道俱全,還得搭個舞台才可演出的其他種類戲曲,蘇州平彈是一種“小家碧玉”的藝術,它講述著平凡人的生活和情感,最是貼近百姓的平易近人 ,小巷弄堂、水鄉小橋、院落一角....。.兩張凳子,一個方桌,一盤瓜籽兒,就著一壺茶水便可入坐,一曲唱罷愜意半晌,任時光遊 走,彷彿可以聽到地老天荒。

  北宋文學家秦觀曾在《江城子•慢飲煙樹叢初歇》中寫道:“流蘇香袖舞紅綺,評彈月夜惹愁腸。”想必這大詞人也曾在某個月夜的遊船裡 ,被這吳儂軟語的柔情撩撥過心弦吧。 江南韻,蘇州音,詩篇曲調人心。 看一座城市的美,不光是瞧外在的建設,經濟的繁榮,文化和底蘊才是最紮根深入人心的東西。 也虧了這樣精緻溫婉的江南,才能孕育出如此婉轉聽的悠揚旋律。

  時光荏苒,蘇州的旅行已結束半月之久,但評彈的魅力卻深入骨髓,只一次就讓我魂牽夢繞,再看再聽時,仍是心頭不住的歡喜。 它如一首古老動聽的詩歌,一幅清新淡雅的畫卷,把江南的小橋流水,屋瓦白牆,生活百態囊括其中,以最美麗的方式鑲嵌在江南的文化寶庫中,散發著耀眼璀璨 的光芒,經久不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