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香港訂立標準工時不容再拖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08日 00:20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今年6月至10月期間,訪問262名基層勞工,結果顯示有57.3% 受訪者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8至51小時,15.7%更加多達60小時或以上,29.1%需要無償超時工作。此外,52.9%受訪者不滿意工資水平,當中有六成表示工資低難以應付生活。工時過長對社會整體的負面影響是全方位的,不但影響市民的身心健康,令社會醫療及福利負擔增加,有損城市競爭力,亦與政府鼓勵生育及提升市民幸福感等政策背道而馳,無論從勞工或是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來說,推行標準工時已不容再拖。
香港工時長、加班補償不足的情況,多年來政府和各團體的調研都有充分反映,到近年更加發展至成為“全球最勞累的城市”。本港國際形象蒙污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種種跡象顯示,工時過長不但拖垮勞工的身體和精神健康,亦累及子女,衍生眾多社會問題。社協前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本港逾八成基層家庭兒童需要做家務照顧家庭,逾三成每周達8小時以上,23%感到疲累,對健康成長和精神情緒都不利。工時過長,受影響的不只是勞工本身,還包括他們的子女,令跨代貧窮問題惡化。
倘不訂立標準工時,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社會代價愈來愈大。工聯會數月前一項同類調查發現,65%受訪者下班後仍需要回覆上司的工作短訊或處理工作,在完成加班工作後,仍有逾10%每周至少需花兩小時以上“義務工作”。85%受訪者出現過勞的症狀,逾兩成人出現5項以上症狀,高危疾病風險大增。勞工處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每年約有120宗至140宗涉過勞死的個案。
香港一向是個繁榮文明的社會,沒有理由對勞工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剝削行為視而不見。過往資方代表一直以勞動力不足和會損及競爭力而對推行標準工時諸多推搪。然而,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等鄰近地區實施標準工時多年,資方代表的這些所謂擔憂並沒有出現,反而本港因為遲遲不推行標準工時而不斷埋下各種隱憂。今年新一份施政報告破天荒推出以現金獎勵生育和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措施,政府需要拿出更大魄力,訂立標準工時及改善工作環境,讓市民能休養生息,確保香港繼續成為富有健康活力的國際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