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事评论

蒲公英:閒話集郵

2023年11月13日 00:00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字体:↑大 ↓小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13日 00:00

  小小的一張方寸之間的小紙中,裡面包含著無窮的知識。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世界各國的偉人,民間的各樣的風俗節日,不一而足,這就是郵票。

  令人奇怪的是,集郵人士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竟然蒸發了。

  小時候我熱衷於集郵,不時都把節省下來的零用錢買郵票,我收集的郵票應該沒有精品,區區幾毛錢是買不到值錢的郵票,主要還是靠家裡書信往來,從信封上剪下來的。

  1961年從香港移民菲律濱,很多祖國大陸的郵票都不敢隨身帶來,只得送給要好的同學。那時,應該是“白色恐怖”尾聲,華僑們還是心有馀悸。店鋪公司都掛上證明自己是效忠“自由祖國”。青天白日旗與蔣介石的照片在商家辦公室都掛在墻上。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回大陸旅遊,時常見到一些愛好集郵人士,站在郵局前,手中捧著集郵薄,互相切磋,交換郵票,很是熱鬧。也不知什麼時候這種現象再也看不到了。真有“人面桃花”之嘆。用“人面桃花”來形容未勉過於牽強。總之是郵局前那些熱愛集郵人士,有如黃鶴一去不復回了。我還記得在馬尼拉大學區的街道上,售賣舊書籍的店鋪有好幾家,間中也參雜二,三家售賣郵票與錢幣的鋪子,我也時常光顧一下。如今那些收估售賣舊書籍的好像還有,只是賣郵票的店鋪也不知什麼時候收了檔,關門大吉了。

  退休後我想把年青時收集的一些郵票與世界各地的貨幣整理一下,日子總在想做這做那之間白白地浪費掉了。

  記得有一次,我與老伴跟著宗親會參加台灣宗親會的春祭,台灣主祭宗親們身穿馬掛禮服,一本正經地完全依照古代傳下來的祭祖儀式,應該是原汁原味的。

  記得我們在車站等車時,看到車站商店擺上了當地郵票,我想過去看一看,一位老宗長笑了笑說:現在已經沒有人在集郵了,我收集了很多郵票,都不知放到哪裡去了。我也就做罷,沒到那間賣郵票的鋪子參觀一下。

  我還是得下決心,花幾天的時間,把那些幾十年前收集的郵票整理一下,是分國家重新整理,還是分交通工具,花奔,人物,風景....。.等等去整理,到時再決定。

  集郵雖然已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世界各國的郵政局還是得時不時地發行新郵票,好像中國的郵政局所發行的郵票五花八門,並沒有為了沒有收集者,而就不發行新郵票。郵政局還是照舊運作,郵票也照舊發行。

  中國發行的郵票種類可多了,有文學家,十二生肖,國畫,紅樓夢的故事片斷也上了郵票,現代音樂家,畫家等等......。

  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還是值得人們去收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