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勇:國民黨的醬缸文化
稿件来源:菲律賓商報
2023年11月23日 00:10
台灣“總統”選舉藍白合議題一直“卡關”,前“總統”馬英九上星期委由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公開呼籲國民黨,配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建議,採用“全民調”決定勝負,由勝出者選正,共推藍白正副“總統”參選人。稍晚,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在臉書發言,支持馬英九的主張。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國民黨和該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均不領情,甚至質疑馬英九是在突襲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逼吞全民調。蕭旭岑表示,事前都有說明溝通,“只剩幾天了,若只在乎自己被突襲的感受,表示根本不在乎六成希望下架民進黨的民意。”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則代表該黨婉拒了馬英九的提議,聲稱事實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所提方案的核心方式,就有包含對比式民調,且“總統”候選人的組合或是加入政黨支持度,都是符合科學的全民調。惟他還是表示,國民黨會繼續針對藍白合努力溝通。
既不想採用“全民調”,又對藍白合仍不死心,國民黨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呢?無論是朱立倫或者是侯友宜,都不贊成採用“全民調”的方式,是因為考慮到若是採用這種方式,侯未必能贏柯;倘若輸給柯,那侯友宜就不能代表國民黨“披甲上陣”。
簡言之,無論是朱立倫抑或是侯友宜,他們所在乎的並非能否下架民進黨,而是自己所領導政黨的人選/自己本身是否能夠當選“正總統”。所謂的藍白合,必須是以侯友宜成為非綠陣營共主為最終目的。
不過,在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斡旋下,藍白合終於出現了轉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以及民眾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於11月15日上午召開政黨協商會議。雙方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會議後取得共識,由民調統計專家檢視評估11月7日至17日各界民調結果,藍白兩黨各提供一份內參民調結果,決定正副“總統”參選人的搭配。原訂11月18日上午由馬英九基金會公佈結果。
11月17日晚,國民黨、民眾黨馬英九三方推派的三位民調專家漏液開會,檢視民調結果。11月17日上午,當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等待結果出爐之際,在歷經漫長討論後,最後仍沒有共識,民眾黨代表拒絕簽名,雖然雙方尤其是國民黨表示藍白合再度卡關,其實是結果以破局收場。
藍白合的破局,主要是雙方對民調存在分歧。由於柯文哲同意誤差範圍內願意禮讓,爭點為誤差範圍的界定,柯陣營主張誤差範圍值為3%,國民黨則認為,誤差範圍為正負3%,等於要民眾黨讓6%。三方民調專家深夜經過超過5個半小時的馬拉松式激辯,討論到11月18日凌晨2點仍無共識,最後民眾黨代表拒絕簽名,形同破局。
簡言之,藍白合無論破局抑或是再次卡關,主要是因為雙方在到底是“侯柯配”或者是“柯侯配”的議題上發生分歧。平心而論,多份民調的結果均顯示柯獲得的支持度高於侯,國民黨憑什麼要民調高的人禮讓給民調低的人?
說來說去,國民黨所要的藍白合主要目標,並非下架民進黨,而是“總統”參選人非國民黨人不可。國民黨的作風就是以大欺小,一個被譽為“百年老店”的泱泱大黨,竟然要欺負一個成立才沒幾年的小黨,國民黨也真夠不要臉。國民黨應該認清自己,她已經不再是家大業大,而是早已經家道中落,根本沒有跟人討價還價的本錢。
對於藍白合的陷入僵局,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表示,連藍軍都不能好好整合,還要跟其他政黨整合,談何容易。雖然宋氏本身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他說的話卻十分中肯。國民黨的看家本領就是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在關鍵時刻,他們並不是槍口一致對外,而是內訌內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黨內大肆剷除異己,根本就是一個爛黨,比起民進黨也只不過是半斤和八兩。
民進黨雖然超爛,每次爭權奪利也是鬥得你死我活,但是在“成王敗寇”之後,互相廝殺的雙方都會暫時拋開彼此之間的恩怨,以維繫表面上的和諧及團結,來對付共同的敵人。反觀國民黨,對付自己人的時候從不手軟,以至於近年來每次的選舉,都是白白地把選票“免費贈送給”民進黨。
國民黨對自己的黨內同志都如此“六親不認”,更何況是立場和理念均相異的民眾黨。看來藍白合已經進入死胡同,而侯友宜想當“總統”的春秋大夢,最終將成南柯一夢!國民黨若再不擯棄其醬缸文化,她不單只將會長期在野,更有可能泡沫化!
11/19/23(日)